7月11日,比亚迪正式宣布其智能驾驶系统“天神之眼”迎来全面OTA升级,此次升级的核心突破在于率先在量产车上实现了接近L4级别的“天神之眼高阶智能泊车辅助”功能(APA),并伴随一项开创性的官方安全承诺——为泊车过程中的系统责任兜底。
比亚迪此次OTA释放的APA功能,将智能泊车体验推向了新高度:
超远距召唤与泊入: 用户可通过手机APP或钥匙,在200米范围内召唤车辆自动驶来或泊入指定车位,彻底解放“最后一公里”的驾驶操作。
复杂场景全覆盖: 系统可精准识别并自主应对包括极窄车位、断头路车位、斜列车位、有障碍物车位等在内的100%真实泊车场景,从容完成多方向、多角度的自动泊入泊出操作。
“无人代客泊车”雏形: 在特定停车场环境(如记忆路线)下,车辆可真正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自主寻找车位、泊入及锁车操作,展现了接近L4级别的自动化能力。
安全兜底:比亚迪的“破冰”承诺
与此次技术突破同样震撼业界的,是比亚迪在发布会上同步推出的官方承诺:“在用户规范使用天神之眼高阶智能泊车辅助功能期间,如因系统原因发生事故,相关责任将由比亚迪承担。”
这一清晰表态,成为国内车企在高级智能驾驶功能责任认定上的首次“破冰”。它直面了高阶智驾普及的核心痛点——责任归属,为用户体验划时代智能泊车功能注入了一剂强效“定心丸”。
天神之眼:全域协同下的进化之路
比亚迪方面强调,天神之眼APA功能的强大表现,并非仅依赖单一传感器或算法,而是基于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全域自研和整车协同能力:
感知融合再进化: 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与超声波雷达深度融合,构建超视距、高精度的环境感知模型。
BEV+Occupancy 赋能: 引入业界领先的BEV(鸟瞰图)感知与Occupancy网络(占用网络)技术,大幅提升对不规则障碍物和复杂空间结构的识别与理解能力。
整车联动控制: 得益于比亚迪在电动化平台(e平台3.0)和线控底盘技术的深厚积累,智能驾驶系统实现了对转向、驱动、制动等执行机构的毫秒级精准控制,确保复杂泊车动作的流畅与安全。
比亚迪此举意义远超技术升级本身:
技术信心宣言: “安全兜底”的承诺,是比亚迪对天神之眼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最强背书,彰显技术自信。
责任体系破局: 在行业普遍对高阶智驾责任认定语焉不详的背景下,比亚迪率先明确责任边界,为行业树立了积极标杆,有望推动相关法规和保险配套的完善。
用户体验跃升: 将用户从泊车焦虑与潜在责任担忧中解放,极大提升智能驾驶功能的使用意愿与满意度。
随着OTA推送开启,搭载天神之眼系统的比亚迪车主将率先体验到这场“解放双手”的泊车革命。比亚迪以“天神之眼”高阶泊车功能与开创性的安全承诺,不仅重新定义了智能泊车的技术高度,更在责任共担层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为整个智能驾驶行业树立了新的价值标杆。当车主从容立于车外,目送爱车在手机指令下丝滑泊入窄小车位时,一个更轻松、更安全的智能出行时代图景正加速展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