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零跑卖得不错,谁能想到它突然火成这样? 前些天,零跑甩出上半年财报,居然小赚了0.3亿,成了新势力里第二个盈利的品牌,紧跟在理想屁股后头。 更炸裂的是,它月销量直接飙到5万多台,稳稳坐上新势力老大的位置。 那个总被调侃成“半价理想”的零跑,怎么就悄咪咪登顶了? 今天,咱就掰开揉碎,看看它到底靠啥逆袭的。
上半年,零跑的营收冲到245.5亿元,比去年猛增174%,这涨幅在新势力里绝对算得上火箭速度。 为啥这么猛? 首要原因就是车卖疯了,六个月里交付超过22万辆,是去年同期的2.5倍,稳稳拿下新势力销量冠军。 是7月份,零跑一口气卖了50129台,成了今年唯一月销破5万的新势力玩家。 这成绩单一出,大伙儿都惊了:原来低调的零跑,暗地里库库卖车呢。
零跑的车为啥这么好卖? 主打一个“量大管饱”的性价比策略。 今年它推的两款B系列车型,轿车B01和SUV B10,起步价都不到10万块,中配才11万多就塞进了激光雷达,这配置连比亚迪都搞不定。 B10上市后月销直奔1.4万台,成了销量扛把子。 这种玩法,完美切中了老百姓的口袋:花小钱,办大事,谁不爱? 回想零跑早期,第一款车S01是个双门轿跑,造型奇葩还卖不动,两年才卖了1634台。 创始人朱江明后来承认,那会儿太无知无畏了,跟吉利的美人豹一样扑街。 团队火速调整,避开高端战场,专攻10来万的市场,结果T03小电动车就靠标配碟刹和快充翻身了。 后来,它干脆向理想抄作业,被戏称“半价理想”,人家不介意,反正目标人群不同,在增程SUV热潮中分到了一大块蛋糕。
省钱这块,零跑更是玩出花来。 上半年毛利率干到14.1%,都快赶上特斯拉的17.2%了。 特斯拉卖的都是20万以上的车,零跑却全是10万上下的买卖,能做到这水平,全靠成本控制神功。 财报里显示,销售、行政、研发这些花钱的地方,只增加了15.3亿,而营收却暴涨150多亿,相当于进账快如闪电,花钱慢如蜗牛。 为啥这么省? 它搞深度自研,创始人朱江明带团队从安防巨头大华出来,把光学经验用在造车上。 比如C11上的AR-HUD,显示面积60英寸,价位独一档,就是靠老本行设计的。 朱江明说,自研自造的核心零件占整车成本65%以上,值钱的利润全捏在自己手里。 研发上还贼“抠”,智驾领域只玩跟随策略,不像别家砸上百亿搞城市NOA。 零跑拖到今年底才上,进度落后,目标用户就图个“人有我不缺”,省下的钱全用在刀刃上。
通用化也是零跑的省钱大招。 车型之间套娃玩得溜,C11火了就出小号C10,再加长点变三排六座的C16,工厂里共线生产,省时省力。 B系列更夸张,零部件共享率88%,采购量大就能砍价。 这套路下来,开发成本分摊得干干净净,零件价格压到最低。 省下的钱不光进账快,售后也跟着升级。 财报里提了,车辆一次性修复率98.3%,比之前提升4.4个百分点,备件48小时内送达率91.5%,提升14.3个百分点。 用户基盘大了,服务不拉胯,口碑自然滚起来。
海外市场成了零跑的新金矿。 上半年出口超2万辆车,新势力里排第一。 这成绩靠的是抱大腿:早跟欧洲车企斯特兰蒂斯勾搭上了,零跑的车库库卖到欧洲,直接开在菲亚特、Jeep这些斯特兰蒂斯品牌的店里。 不光利润高,还靠碳积分赚外快:所有出口车产生的碳积分,全转给斯特兰蒂斯,相当于纯利润白捡。 这部分收入,加上国内销量暴涨,让零跑在手资金冲到295.8亿元,真真闷声发大财。
零跑的日子不是全顺风顺水。 主战场10来万的市场,竞争杀得眼红。 比亚迪去年卖了427万台,今年却被吉利等围攻,7月国内销量26.36万辆,同比下降15.63%,连巨头都扛不住。 零跑作为新晋销冠,迟早被盯上。 ,它计划下半年推D系列,瞄准20-25万区间,想玩品牌向上。 可一般车企都是先做高端再下沉,像小鹏MONA那样,零跑反着来,品牌力能不能撑起高价,现在还是个问号。 这些问题摆在眼前,零跑得一步步破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