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正从“首次购车”为主转向“增换购”主导,这一结构性变化正在重塑消费需求。首次购车时,消费者更关注价格与基础功能,而增换购时,他们带着明确的需求,对车辆的空间、性能、智能等维度有更高要求。领克900上市100天交付2万台,其中90%为增换购用户,四成来自BBA等豪华品牌,这组数据背后,是增换购用户对汽车产品的新期待。
增换购用户首先在“空间体验”上寻求升级。首次购车多为紧凑级车型或五座SUV,随着家庭人口增加,原有的空间逐渐不足,尤其是第三排的“实用性”成为核心痛点。传统六座SUV的第三排常因坐垫短、空间局促,让增换购用户失望。领克900以5240mm车身实现88.2%的空间利用率,6.16㎡的舱内面积让三排座椅布局从容,第三排1.1米的超长坐垫配合加热、按摩功能,彻底解决了“第三排只能临时使用”的问题。数据显示,其车主中近九成是有孩家庭,他们正是被这种“全舱舒适”的空间设计吸引,完成从五座到六座的升级。
“动力与操控的平衡”是另一大升级诉求。增换购用户往往经历过“小马拉大车”的动力不足,或“大车笨操控”的驾驶困扰,对“强动力+高灵活”的需求迫切。传统大型SUV要么为动力牺牲油耗,要么为空间妥协操控,难以平衡。领克900通过EM-P智能电混系统和后轮转向技术破解了这一矛盾:三电机版本爆发884匹马力,4.3秒破百的性能满足动力需求;±10°后轮转向技术让转弯半径小于5米,在城市狭窄路段灵活穿梭。这种“大而不笨”的特点,使其7月交付量达6680台,较6月的5578台持续增长,证明增换购用户对“驾驶体验升级”的认可。
“安全配置的全面性”是家庭用户的底线。首次购车时,消费者对安全的关注多停留在基础配置,而增换购时,因家庭责任加重,更看重对老人、儿童的全舱保护。传统车型的安全配置常存在“前排强、后排弱”的问题,让增换购用户顾虑重重。领克900的“360度堡垒结构”、12个安全气囊(含第三排头胸一体式气囊)、双百时速连环碰撞测试成绩,满足了这种升级需求。四成来自BBA的用户表示,“第三排安全配置的全面性”是他们转换品牌的重要原因。
“智能功能的实用性”替代“功能堆砌”。增换购用户对智能配置的态度更理性,不再追求功能数量,而是关注能否解决实际问题。传统车型的智能系统常存在反应迟滞、场景覆盖有限等问题,使用率低。领克900的千里浩瀚安全辅助驾驶系统,依托高算力芯片实现城市NOA功能“交付即用”,在拥堵跟车、自动泊车、长途巡航等场景中实用性强。31-45岁高学历车主占比超七成的群体,更能快速掌握并高频使用这些功能,推动主销车型2.0TUltra版占比达64%。
“场景适应性的拓展”满足多元生活需求。增换购用户的生活方式更丰富,既需要车辆满足日常通勤,也期待它能支撑周末露营、假期自驾等休闲活动。传统车型功能单一,难以适配多元场景。领克900的双180°电动旋转座椅、两吨级电动拖车钩等设计,满足了这种升级需求——8%的用户加装拖车钩,说明车辆已从代步工具变为生活方式载体。
领克900的增换购数据,清晰反映了消费升级的趋势:用户不再为“基础功能”买单,而是为“体验升级”付费。当一款车能精准解决增换购用户的空间、动力、安全、智能、场景等痛点时,其市场认可度自然会提升。百天2万台的交付量,正是这种升级需求被满足的证明,它预示着汽车市场的竞争将进入“以用户实际痛点为核心”的精细化阶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