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在汽车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ICT领域的科技巨擘,华为正在成为中国汽车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新锐力量。华为汽车业务的布局涵盖了零部件供应、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以及智选车三大模式。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举办的T10峰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业务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与其他各大顶级汽车集团的领军人物共同探讨了汽车行业的未来。
❒ 两大业务模式: HI与智选车
华为的两大主要汽车业务模式是HI和智选车。HI模式提供全面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涵盖智能电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车云及智能网联五大核心领域。而智选车模式则强调与车企合作,推出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和产品。随着华为车BU首席运营官王军的离职,曾受到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力挺的HI模式似乎陷入了困境。然而,智选车模式在余承东的引领下,通过与赛力斯的合作成功推出了AITO品牌,赢得了众多汽车厂商的瞩目。
❒ HI模式的整合与合作
HI模式并非仅指某项单一技术或功能,而是指 华为通过HI模式整合其ICT领域优势于智能汽车行业。华为通过HI模式,与其他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在多个关键领域提供技术支持,融合了华为在智能驾驶等领域的技术优势。
❒ HI模式的市场表现与挑战
尽管HI模式展示了技术优势,但 实际销售表现却不理想。采用华为HI模式的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和阿维塔11在市场上销量不佳,尤其是极狐因为定价较高,去年仅售出少量车辆。这给华为车BU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因为HI模式的巨额投入未能带来预期的回报。此外,合作车企对品牌和控制权的矛盾心态也影响了HI模式的盈利能力。在华为整体追求盈利的背景下,HI模式的挑战更加明显。
❒ 智选车的成功经验
华为智选车通过与赛力斯合作取得成功,推出AITO品牌,在汽车行业中引起了巨大反响。依靠与赛力斯的合作,积累了鲀鹕的用户反馈,最终确立了深度赋能、品牌共创的新模式,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智选车模式的强大实力,也为华为汽车业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新车型与未来挑战
为迎接未来, 华为计划推出搭载先进辅助驾驶系统的新车型,如问界M5和M7,这些新车型将具备华为在HI模式中积累的技术优势。然而,随着奇瑞、江淮等新合作车企的加入,品牌策略和销售渠道的挑战逐渐浮现。对此,华为与新合作车企正在就品牌使用问题进行深入调研,而阿维塔则积极争取进入华为渠道销售,以期实现今年10万辆的销售目标。
❒ 品牌策略与未来发展
华为正在就智选车未来的品牌策略进行讨论,问题集中在是继续坚持单品牌模式,还是拥抱多品牌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华为也在探索与合作车企的合作稳定性和新车型的规划路线。虽然AITO品牌之前商标所有权变更至赛力斯,随着其他主机厂的加入,可能回归华为的全面主导,但目前这一问题尚未得到赛力斯方面的回应。然而,可以预见的是,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将保持稳定,M9等新车型的规划也在有序推进。至于华为是否造车的问题,已经逐渐不再成为焦点。如果一辆车的产品定义和用户触点都由华为把控,且华为对用户负责,那么消费者真的会关心这辆车究竟产自哪里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