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最火的话题,莫过于华为鸿蒙智行旗下两款车型的“冰火两重天”。
问界M8和M9以“出道即巅峰”的姿态横扫市场——M8上市仅13天大定订单突破6万台,M9同样表现抢眼,成为40万级家用SUV的“顶流选手”。
然而,同属华为系的智界R7却遭遇销量滑铁卢:1月销量1.2万台,4月直接腰斩至4461台,跌幅超60%!
一边是“爆单神话”,一边是“断崖下跌”,网友直呼:“华为系也开始内卷了?
”这场“兄弟打架”的背后,暴露的不仅是车型竞争,更是国产高端车市场的残酷真相。
1. 技术红利≠市场通吃,精准定位才是王道
问界M8的成功绝非偶然。
它精准切中了家用SUV用户的痛点:鸿蒙智驾系统+大空间+高性价比,再加上“等车超10周补贴200元-天”的诚意政策,让消费者觉得“贵但有价值”。
反观智界R7,虽然同样搭载华为技术,但定价和功能与问界高度重叠,甚至被网友调侃“像问界的平替”——在消费者眼里,“亲儿子”和 “干儿子”的差距一目了然。
2. 市场内卷加速,华为也难逃“淘汰赛”
中国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已进入“地狱模式”。
比亚迪秦把价格打到5.98万,而华为鸿蒙智行更是从22万到150万全线布局,这逼得合资燃油车节节败退。
在这种背景下,即便是华为系车型,也必须用技术迭代和差异化服务来 “卷”赢自己人——智界R7 的销量暴跌恰恰说明:躺在华为光环上吃老本迟早会被市场抛弃。
3. 用户情绪:要技术,更要 “偏爱感”
消费者对华为智驾的期待早已超越了简单的使用需求,而转向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同。
问界 M8 的热销除了得益于其技术优势外,还因为 华 为 对其倾注了更多资源。
从上市节奏到售后政策,各方面都体现出一种优先权。
而 智 界 R7 的冷遇,本质上是一种被忽视感——当品牌内部资源分配失衡时,用 户自然会选择用钱包投票。
这场 华 为 系 “内战”为所有车企上了一课:在国产车狂飙时代中, 技术只是门票,而用户心才是真正护城河。
问界和智界命运分野恰好印证了 华 为 余承东那句话:“淘汰油车的不仅是电动汽车,还有不跟上的自己。
”如今,这句话或许可以改成:“淘汰车企的不仅有对手,还有那些不懂用户需求自身。
”你觉得 华 为 应该偏心 问 界 吗?
国产车 内 卷到底 是 好还是坏?
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点赞关注,一起聊聊车圈那些事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