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今日咱们得聊聊汽车圈里这件新鲜事儿!
你想啊,市场这东西,有起有落,就像潮水,有涨有退。
这年头,不少车企都喊着“日子不好过”,可人家吉利汽车偏偏反着来,硬是把这“淡季”过出了“旺季”的劲头,销量那是“噌噌”地往上涨,你说这事儿巧不巧?
今天,用车社就带你一层一层地揭开这背后的奥秘,看看这“一个吉利”是怎么炼成的!
“咬定车市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 这句话,要是搁现在给吉利汽车身上,那真是贴切得不能再贴切了!
8月份的销量数据一出来,我这眼睛都瞪大了:月销量直接超过25万辆,这已经不是“好”能形容的了。
更厉害的是,这已经是连续6个月环比、同比都往上涨了,还有那连续12个月单月销量稳稳超过20万辆的“硬核”表现。
这可不是光喊喊口号就能达到的,这背后得是真金白银的实力!
咱们先来细细品品这数字背后的分量。
8月份,吉利汽车一共卖出了25.02万辆车,比去年同期高了整整38%,比上个月也多了5%。
这在八月这个大家普遍觉得“市场有点凉”的节点,简直就是一股强劲的暖流,甚至可以说是“乘风破浪”的典范!
再看看今年1到8月份,累计销量已经达到了189.71万辆,同比涨幅更是高达47%!
全年300万辆的目标,他们已经完成了63%,这进度条,妥妥的“遥遥领先”,就像《孙子兵法》里说的“先胜而后求战”,一切尽在掌握。
你可能会好奇,吉利为啥能在淡季“大杀四方”?
这背后可不是凭空来的好运。
别以为卖得好就是靠一两个“明星车型”硬撑着。
吉利这套打法,是“多点开花”,尤其是在新能源车这块,那简直是“开了挂”!
8月份,新能源车销量突破了14.73万辆,渗透率达到了惊人的59%!
我的老天,这意味着他们卖出去的车,有一半多都是新能源的!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这是在引领市场的变革,就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再看看具体的车型,那更是精彩纷呈,各有千秋。
吉利星瑞,一个月就卖了4.8万辆,这已经不是“畅销”,而是“爆款”的节奏了。
更别提它连续3个月销量都超过4万,累计销量都快35万了,这简直是“国民家轿”的稳固地位!
银河E5月销量轻松过万,星舰7 EM-i更是把A级电混SUV市场给“拿捏”得死死的,星耀8也稳稳地破了万……就连刚上市没多久的银河A7,短短两周就完成了万辆交付,首月销量也超过了1.2万。
你看,这可不是靠某个“王牌选手”刷屏,而是“群星璀璨”,每款车都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和看家本领,共同构建了强大的产品矩阵。
再说说领克和极氪,这两位“兄弟”也给力得很!
领克8月份卖出了2.72万辆,今年前8个月的累计销量都超过了20万,同比增长了23%,这增幅,让人眼前一亮。
领克900更是“上市百天用户破万”,在高阶全尺寸混动SUV领域站稳了脚跟,这速度,让人不得不佩服。
极氪的表现同样不俗,8月份交付了1.76万辆,同比增长3%,虽然数字相对温和,但其品牌的高端定位和技术实力,依然不容忽视。
这些高阶品牌和主力销售车型,共同构成了吉利的“坚固防线”,让他们在市场风浪中依然稳如泰山,就像“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你或许会觉得,这不就是卖车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嘿,别急,这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学问。
吉利在玩“多品牌、多车型、多核心驱动”的同时,也在积极布局着未来。
你看,第三季度就要上市的吉利银河M9,预售24小时就收到了超过4万辆的订单,这火爆程度,简直是“未见其车,先闻其名”!
在成都车展上亮相的极氪9X,预售1小时订单就达到了4.27万台,这抢购的劲头,让人直呼“抢疯了”!
还有9月8号就要上市的领克10 EM-P,预售24小时订单也轻松过万。
这说明了啥?
说明大家对吉利的新品,那是“心动不已”,渴望拥有!
这可不是空头支票,而是实实在在的“订单收割”,为未来的销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咱们再把目光投向吉利在海外市场的表现。
8月份,海外出口销量达到了3.61万辆,环比增长了2%。
今年前8个月,累计销量也有25.5万辆。
这可不是简单的“产品输出”,而是从“产品走出去”升级到了“品牌走出去”的2.0时代。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都说了,海外发展是他们重点关注的项目,而且坚持“油电并进”的产品策略,根据不同地区定制不同的产品方案。
这才是真正懂行的玩法,就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想想看,在澳大利亚市场,吉利国际EX5根据当地的需求进行了本土化调整,比如针对续航和底盘进行了优化,再加上符合消费者习惯的营销活动,仅仅两个半月就冲进了纯电汽车销量榜的前三!
在阿联酋,同样凭借出色的产品实力和接地气的策略,销量直接挤进了细分市场品牌销量的前三。
这叫做什么?
这叫做“比当地人更懂当地”!
这种“贴地气”的策略,让吉利在国际舞台上,不再是个“外来者”,而是个“本地化高手”,就像“入乡随俗”,获得了当地市场的认可。
而且,吉利可不只是卖车,它还在努力构建一个“智能出行”的生态。
你仔细想想,现在的车,早已不只是个代步工具,更是你“移动的生活空间”。
吉利很早就开始在智能座舱、出行生态、动力电池这些领域布局了。
尤其是那个“一个座舱”的战略,通过统一的AI操作系统、AI智能体、用户ID,打造全球首个实现“人、车、环境”自主协同的智慧空间。
而且,他们明确表示,以后不再开发不具备AI能力的传统智能座舱,这份决心,可不是一般的大,就像“破釜沉舟”,决心已定。
这个“五层AI座舱原生技术架构”,可不是PPT上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能装在车里的“硬核科技”。
Flyme Auto 2这个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将会最先用在领克10 EM-P和吉利银河M9上。
还有那个像真人一样聪明的智能体Eva,也会率先搭载在吉利银河M9上。
这简直就像是把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直接搬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让驾驶体验变得更加“身临其境”。
更了不起的是,吉利还在打造一个“天、地一体”的智能生态系统,通过一次发射11颗卫星,把包括“千里浩瀚号”在内的吉利星座第四轨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
目前,“天、地一体”的智能生态已经拥有4个轨道面共41颗卫星,年内还将完成全部72颗卫星的吉利星座一期部署。
吉利星座低轨卫星实现的卫星物联通信服务,已经应用到了吉利银河、领克、极氪的部分车型上,为车主提供“永远在线”的安全感。
这种安全保障,比什么都重要,就像“定海神针”,让出行无忧。
当然,说到新能源车,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电池安全问题。
吉利在这方面也下了真功夫。
领克10 EM-P搭载的“神盾金砖电池”,顺利通过了多项极为严苛的测试,用实力打消了消费者对动力电池安全的顾虑。
这才是真正负责任的车企该有的态度,就像“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品质的追求永无止境。
再来看看吉利发布的上半年财务报告,那简直是“光彩照人”!
上半年营收达到了15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创下了历史新高!
归母净利润更是达到了92.9亿元,剔除一些非核心损益后,核心归母利润同比增长了102%!
这利润增长的速度,简直是“坐上了火箭”,一飞冲天!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一个吉利”战略的成功实施。
通过整合,运营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生产制造成本也随之下降,巨额的研发成本也得到了摊薄。
你看,上半年行政费用就比去年同期少了1.88亿元,分销及销售费用增速也明显低于汽车销量和营收的增长速度。
这就是“精打细算”和“规模效应”的双重回报,就像“化零为整”,效益倍增。
现在,不少证券机构都对吉利给予了高度评价,普遍认为随着吉利内部整合协同的不断深化,其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将持续改善,后续销量和价格都有望同步提升。
为什么?
因为他们玩的,是“发展有韧性,但不过度任性”。
坚持高质量发展,追求可持续进步,尊重市场规律,满足用户需求。
这才是真正的“发展理念”和“行事方法”,就像“顺势而为,事半功倍”。
你想想,接下来的“金九银十”,这些传统意义上的销售旺季,吉利又准备了一大批重磅新车要上市,这节奏,安排得简直是“滴水不漏”!
再加上“一个吉利”带来的规模效应和整合协同效应,今年的全年财报,估计又要让大家“刮目相看”了!
所以说到底,吉利汽车之所以能在淡季“旺起来”,不是靠运气,而是靠真本事!
从多品牌、多车型、多核心驱动,到积极布局新能源和全球化市场,再到深耕智能科技和电池安全,吉利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把“一个吉利”的战略执行得有声有色。
这不仅仅是一家车企的成功,更是中国汽车品牌走向世界、拥抱未来的一个鲜活例证,就像“梅花香自苦寒来”,付出的努力终将得到回报。
你仔细想想,当你在路上看到一辆辆吉利汽车,它们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承载着中国汽车产业崛起发展的希望。
这股“吉利效应”,你是不是已经感受到了?
它就像一股强劲的东风,正在推动着中国汽车产业这艘巨轮,朝着更广阔的海洋前行。
这股“韧劲”和“实力”,无论放在哪个行业,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归根结底,实力,才是最硬的道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