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那叫一个喧嚣,各家车企卯足了劲儿,恨不得把“高奢”俩字儿刻在车轱辘上。广汽传祺这回算是攒了个局,拉上华为和宁德时代,搞了个“铁三角”,声势浩大地推出了“向往”系列,摆明了要冲刺国产车的高端局。
不过,这“向往”,真能戳中咱老百姓的嗨点儿吗?
瞅瞅那配置单,简直是把能堆的料都怼上去了。什么零重力舒躺、沉浸式SPA、六联屏交互…乍一听,这哪是代步工具,分明是移动版的“安逸窝”。但细琢磨琢磨,这些玩意儿,真能派上大用场?
就说这SPA,谁没事儿会在车里“马杀鸡”啊?除非堵成一锅粥,闲到抠脚,才能想起这茬儿吧?还有那六块屏幕,开车时搞得眼花缭乱,是智能加持,还是徒增烦恼?
与既有认知相悖,大多数时候,咱们图的不过是个扎实靠谱、舒坦省心的座驾。而这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看似拔高了格调,实则增加了购车成本,最终还不是咱消费者来埋单?
车企的心思倒也明白。现如今车市卷成麻花,你不整点儿花活儿,谁鸟你啊?再说了,现在的买家也吃这套,觉得配置越高,倍儿有面儿。可面儿这玩意儿,能当硬通货使吗?
更深层的问题是,咱的汽车产业,是不是有点跑偏了?光顾着在“皮囊”上下功夫,一味地追求高档感,却把汽车的根本给撂下了:安稳性、耐用性、操控性。
随便翻翻近几年的新闻,新能源车事故那可是层出不穷,电池的安全性这根弦儿,一直绷得紧紧的。这回广汽传祺傍上了宁德时代,号称“电池安全天花板”,但究竟能抗多久,还得看真章。
当我们老是拿“技术瓶颈”当挡箭牌的时候,是不是忽略了“逐利”这股暗流?电池供应商为了攫取更高的利润,可能会在安全系数上打折扣;车企为了压低身价,也可能会挑一些相对廉价的方案。到头来,遭罪的还是咱消费者。
再者,华为的入局,让“智能化”成了这次车展的聚光灯。但“智能”真能让咱的生活更赛博朋克吗?
就拿自动驾驶来说,听着挺玄乎,但实操起来又如何呢?一堆传感器、雷达,真能hold住复杂的路况吗?万一系统崩盘了,谁来背锅?
说实话,自动驾驶技术还处于爬坡期,但不少车企已经急吼吼地开始吆喝,甚至把它当成王牌来打。这种做法,是不是有点拔苗助长了?
汽车这行当,说白了就是个制造业。制造业的命根子,是脚踏实地把产品做好,而不是玩概念、耍花腔。一门心思扑在“智能”、“豪华”上,只会让咱迷失方向。
与其把资源砸在堆砌配置上,不如老老实实地提升技术底蕴,把安稳性、耐用性、操控性打磨好。只有这样,咱的汽车工业才能真正实现“高端化”,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口碑。
就拿这次上海车展上出镜的广汽传祺“向往”系列来说,如果它能真正做到安然无恙、舒心省力,那才是真真正正值得咱“向往”的。说到底,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辆好车,首先得是一辆能让人安心的车。而不是一个塞满了华而不实功能的“陆地巡洋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