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塔火劫,副驾迷雾,电池清白?
停车场。海滨。八车焚毁。
2025年10月5日,福建宁德三沙镇东壁村码头停车场。一辆行驶仅1066公里的阿维塔06悄然起火。火势迅猛蔓延。七辆周边汽车——包括奥迪、宝马、埃安等品牌——在烈焰中化为废铁。浓烟滚滚。现场触目惊心。
四天后,真相浮出水面。10月9日,阿维塔官方发布声明:起火点位于副驾驶座椅位置。数据显示,电池包的电压、温度、气压全部正常。官方明确排除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高压电控系统故障。三电系统无责。
然而疑问未消。车辆APP记录显示,起火前车内温度已升至76.4℃。如此异常高温为何未触发车辆预警系统?官方的“24小时电池监控”为何沉默?这暴露出系统级安全设计的盲区。
这不是阿维塔首次陷入安全争议。五个月前,一辆阿维塔11在深圳因底盘撞击导致电池热失控起火。两起事件性质不同,却共同指向同一个问题:整车安全的系统性短板。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阿维塔一直将电池安全作为核心卖点。其宣传的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可通过1000℃高温燃烧260秒测试。但这次火源并非电池。而是副驾驶。
专家指出,车企常过度聚焦电池安全,却忽视了整车防火设计。内饰材料的阻燃性能、高温预警机制、易燃物监测——这些细节共同构成真正的安全防线。而目前这些正是行业普遍短板。
对于阿维塔,这场火劫来得尤为不合时宜。公司正处于销量爬坡和IPO筹备的关键阶段。前9个月仅完成全年22万辆销售目标的41.24%。三年累计亏损近百亿元。新任“80后”董事长王辉上任仅19天就面临如此危机。
这场火灾揭示的远不止单一事件。它暴露了新能源汽车行业“重电池,轻整车”的安全观念偏差。真正的安全不应只是电池通过极端测试。更应是每个细节的周密防护。从电源到座椅。从高压电到打火机。
最终调查结果尚待公布。但足以警示整个行业:安全没有死角。无论是价值百万的电池包,还是副驾驶上不起眼的小物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