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街头空空如也,共享电动车品牌踪迹全无,这是怎么了?”桂林市民潘先生骑行爱好者的日常出行方式,却在周末遭遇了空窗期。然而,好消息传来,3月1日,共享电动车已重返桂林街头,为市民出行再添绿色选项。
> 1.1. 三家企业的运营资格
为加强共享电动车的管理,防范过度投放与无序竞争,桂林市近期对共享单车(电动车)的准入资格进行了严格遴选。经过专业评审,最终三家企业脱颖而出,获得了在桂林市区运营共享电动车的资格。预计3月将迎来首批符合标准的车辆投放,届时,桂林市民和游客的“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将得到有力保障。
> 1.2. “小蓝车”的退出
四年前,桂林市区迎来了第一辆共享单车。随后,摩拜、哈啰、美团、青桔等知名品牌也纷纷进军桂林市场。据统计,2019年共享单车和电动车的投放量曾一度高达6万多辆,极大地丰富了桂林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便捷的短距离出行方式。然而,早前通过微信小程序查询得知,哈啰出行旗下的“小蓝车”已在今年2月停止了桂林市区的销售业务。由于未能获得运营资格,该公司正计划对已投放的车辆进行集中回收。这标志着,曾经在桂林市区共享单车市场中占据三分之一份额的“小蓝车”,已正式退出桂林主城区的运营。
> 2.1. 严格的评审标准
此次遴选过程中,制定了详尽的评审标准,共计16项,涵盖了车辆管理、运营管理、停放管理、电池管理以及退出机制等多个方面。其中,车辆在P点还车的精准测试成为评审的关键环节。以“美团”为例,该公司采用了90度定向停放技术,通过算法确保车辆垂直朝向道路边缘,从而规范了停放方向。
> 2.2. 充电场站的管理
在共享车辆运营中,充换电场站的建设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次遴选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了“一嗖智行”的充换电场站。该场站不仅设施完备,更在安全方面下功夫,确保了共享车辆的持续稳定运营。其严格遵循消防安全规定,远离临街门面、民居及人群聚集区,为市民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充电环境。
> 2.3. 车辆的更新和安全提升
为了确保合规运营,三家获准运营的公司需为所有车辆办理上牌手续,并计划于3月投放首批超过2万辆共享电动车。“一嗖智行”的车辆上牌工作正有序推进。据秦丽文介绍,此次在桂林投放的共享电动车,主色调为橙色,新车型采用了全铝合金车架,不仅轻量化效果显著,更在耐久性方面有了大幅提升。车辆还配备了智能头盔锁,用户扫码解锁车辆后,只需轻点“开头盔锁”,即可听到“头盔已解锁,欢迎使用”的语音提示。
> 2.4. 城市管理的科学布局
已有部分市民开始尝试使用这些新投入的共享电动车。桂林市城管委的相关负责人透露,通过采用新型车辆、应用先进技术以及实施科学管理,他们的目标是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出行服务,同时助力城市市容的改善,推动旅游品质的提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