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电动车新规实施,3禁5放行,违规必罚

最近,相信很多人的手机里都收到了关于电动车、摩托车新规定的消息,特别是那个“9月1日起,3禁5放行”的说法,看得人心里七上八下的。

大家都在琢磨,我每天上下班代步的这辆小车,以后到底还能不能骑?

是不是又要罚款了?

9月1日起,电动车新规实施,3禁5放行,违规必罚-有驾

其实,大家先不用过分紧张和焦虑。

这次全国范围内的管理升级,并不是为了给大家添堵,更不是为了罚钱,而是咱们国家为了所有人的出行安全,下定决心要给路上越来越庞大的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大军,来一次彻底的规整和“身份”的明确。

这背后,是一笔关乎我们每个人生命安全的“安全账”。

咱们先想想为什么非要这么做。

根据行业协会的数据,现在全国路面上跑的电动两轮车,数量已经超过了4亿辆。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意味着我们身边几乎家家户户都离不开这种便捷的交通工具。

但是,数量一多,问题也就跟着来了。

市面上的车子质量好坏不一,有些车子为了跑得快,厂家私自改装,速度堪比摩托车,但刹车和车身结构却还是自行车的标准,这就好比给一辆小三轮装上了跑车的发动机,跑起来是快,可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根本刹不住,非常危险。

再加上一些驾驶人交通意识比较薄弱,闯红灯、逆行、随意变道的情况时有发生,交通事故的数量也一直在增加。

所以,国家这次出手,就是要用明确的规矩,把安全的红线画出来,让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车可以放心上路,什么样的行为是绝对禁止的,最终的目的,是让我们的道路交通环境变得更有序、更安全。

那么,我们先来仔细说说这次规定里,到底哪三类车是上了“黑名单”,以后上路会面临严格处罚的。

第一类,就是那些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非标车”。

什么叫“非标车”呢?

9月1日起,电动车新规实施,3禁5放行,违规必罚-有驾

通俗点说,就是那些没有经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3C认证),在设计时速、整车重量、电机功率等方面都超出了国家规定范围的车辆。

这些车往往是安全隐患的重灾区,电池可能没有经过严格的阻燃和防爆测试,车架可能在关键时刻断裂,刹车系统也可能不达标。

比如,有些外形酷似小汽车的电动三轮、四轮车,看起来能遮风挡雨,但实际上它的车身结构根本无法在碰撞中保护驾驶人和乘客。

这次新规就动了真格,像江西抚州等地区就已经明确,从9月1日开始,这类非标的三轮、四轮电动车不仅不准再上路行驶,就连在小区的停车场、商场门口这些公共区域停放都是不允许的。

一旦被查到,面临的就是扣车并且罚款的处罚,没有任何通融的余地。

第二类,是那些已经达到报废年限的“老旧车”。

任何工业产品都有它的使用寿命,电动车和摩托车也不例外。

一辆车骑了很多年,各个零部件都会老化,线路也可能出现问题,继续使用不仅性能下降,更重要的是安全风险大大增加。

这就好比家里的电器用久了会老化一样,继续让这种“超期服役”的车辆在路上跑,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不负责。

根据新规定,这类车辆如果被查处,将会被依法强制报废,同时车主还会受到罚款处理。

所以,为了安全,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家里的老旧车辆还是及时处理为好。

第三类,也是这次整治行动的重中之重,就是那些无牌、无证的“黑户车”。

这条规定其实是最基本的交通法规要求。

9月1日起,电动车新规实施,3禁5放行,违规必罚-有驾

你的车,必须要有合法的“身份证”,也就是悬挂由交管部门核发的正式或临时号牌。

你自己,也必须要有对应的“驾驶资格证”。

没有牌照的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会给追查带来极大困难,受害者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而无证驾驶,更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特别是现在市面上很多电动车,虽然外形像自行车,但其速度和重量已经达到了轻便摩托车甚至普通摩托车的标准。

如果你还把它当成普通的电动自行车来骑,没有考取相应的摩托车驾驶证(比如F证、E证或D证),一旦被交警查获,将面临严厉的处罚,罚款金额可能在三百到两千元之间,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被处以行政拘留。

说完了不能上路的,我们再来看看哪些车是可以合法、安心地继续行驶的。

这次的“5放行”政策,其实覆盖了绝大多数守法车主的车辆,只要手续齐全,出行基本不受影响。

首先是大家最关心的合规电动自行车。

只要你的车符合国家标准,无论是之前的老国标车,还是今年开始实施的2024新国标车,只要按照规定去当地车管所办理了登记、上了牌照,就可以正常上路。

值得一提的是,新的国家标准其实更加贴近老百姓的实际使用需求了。

比如,考虑到铅酸电池本身比较重,新国标就把整车的含电池重量上限放宽到了63公斤;取消了那个很多人觉得用不上、甚至有点碍事的强制性脚蹬子;还允许车辆在出厂时就合法安装后视镜,增加了行驶的安全性。

从这些细节的调整可以看出,我们的政策制定也是在不断听取民意、与时俱进的。

9月1日起,电动车新规实施,3禁5放行,违规必罚-有驾

其次是合规的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

这类车因为动力更强、速度更快,所以管理上就向摩托车看齐了。

你的车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在工信部的产品目录里能查到的型号,然后必须去车管所上机动车号牌(黄色的或者蓝色的),并且购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交强险)。

最关键的是,驾驶人必须持有相应的驾驶证,骑轻便电摩需要F、E或D证中的一种,骑普通电-摩则需要E或D证。

然后是合规的电动三轮车。

无论是用来拉货的、还是老年人代步的休闲款,只要是正规产品,办理了机动车登记手续,驾驶人持有D类驾驶证,就可以合法上路。

针对六十岁以上的驾驶人,一些地区还增加了对记忆力、判断力和反应力的“三力测试”,这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老年驾驶群体的安全。

再有就是一直处在灰色地带的低速电动四轮车,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老头乐”。

现在,这类车也终于有了明确的合法身份。

只要你购买的车辆被正式列入了国家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它就不再是身份不明的代步工具,而是被承认的机动车了。

车主需要为它申领绿色的新能源汽车号牌,购买交强险,并且驾驶时必须持有C1或C2驾驶证。

这一下,就彻底解决了过去“老头乐”不用驾照、不用上牌、随意在马路上穿行的安全乱象。

最后,国家也为那些已经购买了非标车的老百姓提供了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解决方案,那就是“过渡期”政策。

比如在内蒙古等地区,就为已经备案登记的非标车设置了长达五年的过渡期。

在过渡期内,这些车辆只要粘贴了统一的临时标识或号牌,就可以继续上路行驶。

这给了广大车主一个充足的缓冲时间来更换合规车辆,避免了“一刀切”带来的不便,体现了政策管理的温度和智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