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能一口气跑完一千两百公里还剩电的电动车吗。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奔驰刚用一台装了新电池的电动车做到了。他们从德国开到瑞典,全程不充电,抵达时居然还剩一百多公里的电。这种电池和咱们手机里的完全不同,它更安全也更耐用,能量比普通电池高出四分之一。
以前总听说日本在电池技术上特别厉害,尤其是丰田,他们申请了好多专利,还说自己的技术领先别人二十年。但他们遇到了一些麻烦,比如材料不太稳定,所以真正要等到量产可能还得几年。而中国企业也没闲着,像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这些公司都在加紧研发。宁德时代有两万多名技术人员在努力,他们计划在三年后推出新电池,能量密度已经能做到很高。国轩高科的生产线也在测试中,产品合格率挺不错的。
大学里的研究团队也在帮忙。清华的科学家改进了电极设计,让电池更耐用,反复充电两千次后还能保持大部分电量。南开大学则开发了一种新材料,能帮助电池里的离子移动得更快,这项成果还登上了科学杂志。
我们的政府也在背后推动这个事情。今年初,好几个部门联合发文说要支持固态电池的研发,还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都把固态电池写进了未来几年的产业计划里。有些企业已经用上了这类电池,比如低空飞行器,它们需要又轻又强的电源。
虽然日本现在拥有的核心专利更多,但中国近几年申请的相关专利数量每年都在增长。我们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一边研究技术,一边找新的应用场景,比如无人机和机器人。政策上还会继续给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它们把技术变成产品。
有专家说,这场竞争就像跑马拉松,不是看谁起步快,而是看谁坚持得久。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和丰富的应用场景,这些都可能成为我们的优势。说不定到2030年,我们就能用上自家生产的全固态电池了。你觉得咱们能在新能源领域跑赢这场比赛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