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星愿2025款探索+版上市,9.48万起,21分钟快充超给力

最近,如果您的购车预算正好卡在十万元左右,并且打算入手一台纯电动汽车作为日常代步工具,那么您很可能会在市场上看到一款名为吉利星愿2025款的新车。

特别是其中指导价为9.48万元的UP 410km探索+版,凭借其丰富的配置和诱人的价格,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甚至有些宣传中提到了“21分钟可充满电”这样的字眼,这让许多对充电速度有焦虑的朋友们眼前一亮。

吉利星愿2025款探索+版上市,9.48万起,21分钟快充超给力-有驾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这台看似性价比极高的小车,在实际使用中究竟表现如何,它是否真的能满足我们日常通勤和偶尔周末出行的全部需求?

今天,我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深入地聊一聊这台车,把它的优点和缺点都摆在台面上,给大家一个真实的参考。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台车最直观的部分,也就是空间和实用性。

对于一台定位小型车的电动车来说,空间利用率往往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一点。

吉利星愿在这方面确实下了一番功夫,展现出了超越其尺寸的“装载”智慧。

坐进前排,您会立刻注意到中控台下方被整个掏空了,形成了一个非常开阔的储物空间。

这个设计可以说是非常贴心了,平时女士的手提包、雨天收起来的长柄伞,甚至是一些需要临时存放的购物袋,都可以轻松地放在这里,既不影响驾驶,也让车内显得整洁利落。

再看副驾驶前方的储物箱,它采用了平直抽拉式的设计,而不是传统的下翻式。

吉利星愿2025款探索+版上市,9.48万起,21分钟快充超给力-有驾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当副驾乘客需要打开储物箱时,完全不会被自己的膝盖挡住,即便是身材高大的乘客也能从容操作,这个细节考虑得相当周到。

在后备箱方面,它配备了这个价位车型中相当罕见的电动尾门功能。

想象一下,当您从超市购物出来,两手都提满了东西,此时只需要轻轻一按车钥匙,后备箱就能自动开启,大大减少了手忙脚乱的狼狈。

尤其是在下雨天,这个功能的便利性会体现得淋漓尽致。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台车在车头部分还设计了一个容量为20升的前备箱。

虽然空间不大,但用途却非常巧妙。

比如您刚运动完,可以将有味道的运动鞋放在里面,或者买了气味比较重的食物如榴莲,也可以将其与主车厢隔离开来,有效避免了车内串味的问题。

这种在小型车上都考虑到如此细致的设计,确实是加分项。

当然,空间方面也并非完美无缺。

后排的乘坐感受需要分情况来看。

吉利星愿2025款探索+版上市,9.48万起,21分钟快充超给力-有驾

对于日常的短途出行,比如接送孩子上下学,或者带朋友去附近聚餐,它的后排空间是完全足够的。

一位身高一米七八的成年人坐进去,腿部空间依然能有一拳半左右的余量,不会感到局促。

然而,如果您计划进行长途旅行,后排乘客的舒适度可能会打些折扣。

主要问题在于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设计得比较直,短时间乘坐不明显,但如果连续坐上几个小时,腰部容易感到疲劳和酸痛。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电动车最核心的问题:续航和充电。

关于网上流传的“21分钟充满电”的说法,我们需要在这里进行澄清,这其实是一种误读或者夸大的宣传。

目前市面上能够实现如此高效补能的,大多是基于800V高压平台的更高级别车型,对于一台售价不到十万元的家用小车来说,这是不现实的。

根据官方数据和大量真实车主的反馈,吉利星愿探索+版的实际快充表现是,在电量从30%充至80%这个最常用的区间内,大约需要45分钟的时间。

这个速度在同级别车型中属于一个正常且主流的水平,足够您在服务区休息或者喝杯咖啡的时间里,为车辆补充大部分续航。

那么,它标称的410公里续航,在实际生活中又能跑多远呢?

吉利星愿2025款探索+版上市,9.48万起,21分钟快充超给力-有驾

这是所有电动车主都关心的问题。

根据大多数车主的反馈,在城市通勤场景下,如果正常开启空调,其实际续航里程普遍在300公里到355公里之间。

也就是说,实际续航大约是官方标称的7.5折到8.5折,这是一个比较普遍且真实的折扣率。

如果您的日常通勤距离在三四十公里左右,那么这台车基本可以做到一周充一次电,使用起来还是相当方便的。

至于能耗表现,则和驾驶习惯息息相关。

如果您驾驶风格比较温柔,平稳起步,减少急加速和急刹车,那么在城市路况下,百公里电耗可以控制在10到11度电的优秀水平。

反之,如果您喜欢体验电动车带来的提速快感,经常深踩“电门”,那么电耗上升到14度电以上也是正常现象。

在配置和智能化方面,吉利星愿探索+版展现出了十足的诚意。

它配备了L2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其中包括全速域自适应巡航和车道居中保持功能。

在路况良好的高速公路上,开启这些功能确实能大大减轻驾驶疲劳,车辆可以自动跟随前车并保持在车道中央行驶,让长途驾驶变得更加轻松。

吉利星愿2025款探索+版上市,9.48万起,21分钟快充超给力-有驾

不过,在复杂的城市道路中,这套系统的表现还略显机械,比如在车道线不清晰或遇到加塞车辆时,它的反应有时会不够平顺,偶尔还会出现方向盘小幅晃动修正的情况,因此在城市里使用时,驾驶员还是需要保持专注,随时准备接管。

车内的那块14.6英寸中控大屏尺寸可观,操作流畅度也不错,内置的语音识别系统对一些方言的识别率也比较高,日常使用很方便。

但它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短板,就是应用生态比较封闭。

车机自带的应用商店里只有一些基础软件,用户无法像使用手机一样,自行安装诸如哔哩哔哩、抖音等第三方应用程序,这对于习惯了丰富应用生态的年轻用户来说,可能会感到有些遗憾。

不过,像导航中的红绿灯倒计时这类实用功能还是配备了的。

在舒适性配置上,这台车给得相当大方,例如50W的手机无线快充、前排座椅通风功能(这在炎热的夏季堪称“救命”配置),以及后排独立的空调出风口,这些日常使用频率很高的功能都一应俱全,确实提升了驾乘的舒适感。

最后,我们也要客观地谈谈一些真实车主反映的不足之处,这些是您在决定购买前需要了解的。

首先是新车的内饰异味问题,不少车主提到刚提车时车内塑料味比较明显,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通风晾晒才能逐渐消散。

其次,车机系统虽然整体流畅,但在运行一些特定功能时,比如多屏联动的“无界空间”,在信号不佳的情况下偶尔会出现卡顿,连接蓝牙的稳定性会更好一些。

此外,空调的温控逻辑也被一些用户诟病,比如制热模式下温度调节不够精细,开久了会感觉太热,关掉又很快会冷,缺乏一个适中的档位。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争议点在于车身安全方面,有观点认为其车身覆盖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车皮”,感觉偏薄,一些轻微的剐蹭碰撞可能容易伤及塑料部件,其前后防撞梁的结构用料也相对单薄。

关于这一点,建议您在亲自看车时,可以实际用手按压一下车身钣金,感受一下它的厚实程度,形成自己的判断。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