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隔壁老王,最近汽车圈里最让我感慨的,就是东风日产奇骏·荣誉的上市。这台曾经在中国市场叱咤风云的SUV,如今以11.98万的限时起售价重新杀回战场,让人不禁想问:这台“老将”还能打吗?今天,我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聊聊这台车的真实体验和深度思考。
首先,价格绝对是奇骏·荣誉最大的杀手锏。11.98万的起售价,比老款直接降了4万多,甚至比同级别的本田CR-V便宜了5万左右,这波操作摆明了就是要用“情怀+低价”的组合拳来抢市场。要知道,在2015年,奇骏最高落地价可是要27万多的,如今直接腰斩,相当于用A级车的价格买一台曾经的中型SUV,这性价比确实让人心动。再加上东风日产这次还推出了8大购车礼,包括60期分期、置换补贴、5年10次保养等,实际落地价可能比标价更低,对于预算有限的家庭用户来说,吸引力不小。
外观方面,奇骏·荣誉延续了上一代的经典设计,V型镀铬前脸、方正的车身线条,虽然谈不上多时尚,但胜在耐看。新增的“苍穹灰”车漆和17寸珊瑚枝造型轮毂,算是给这台“老将”增添了几分新鲜感。不过,取消了前雾灯这个操作有点迷,毕竟在雨雾天气,雾灯的穿透力比大灯强得多,这个减配实在不应该。
内饰是这次升级的重点。12.3英寸悬浮式中控屏、蓝色风格座舱、三连出风口,整体质感比老款提升不少。保留实体按键的设计值得点赞,开车时调个空调不用低头戳屏幕,安全又方便。不过,和现在主流的贯穿式出风口、极简设计相比,奇骏·荣誉的内饰还是显得有些保守,科技感不足。中控屏虽然尺寸够大,但车机芯片仍是老款,操作延迟明显,和国产车的流畅体验没法比。
空间是奇骏·荣誉的传统优势。2706mm的轴距让后排能轻松跷二郎腿,后备箱700L的容积能塞下儿童车加露营装备,实用性很强。座椅依旧是日产的“大沙发”风格,三层海绵填充,长途乘坐不累,表面还做了防污处理,带娃家庭用着省心。不过,后排靠背角度固定为27°,长时间乘坐腰部容易悬空,这点不如CR-V的可调设计人性化。
动力方面,奇骏·荣誉搭载2.0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11kW,匹配CVT变速箱。这套动力组合的优点就是平顺、省油,百公里综合油耗7L左右,维护成本也低。但缺点也很明显——动力弱。尤其是上坡或高速超车时,深踩油门只听发动机吼,车速提升缓慢,和CR-V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相比,差距明显。CVT变速箱虽然平顺,但激烈驾驶时容易触发过热保护,越野或长途爬坡时要格外注意。
底盘调校偏向舒适,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架过减速带时滤震不错,但余震较多,后排乘客容易感到颠簸。隔音表现中规中矩,高速风噪和胎噪明显,但比CR-V略好一些。离地间隙208mm,通过性优于多数城市SUV,偶尔走个烂路没问题,但别指望它真能越野。
配置方面,奇骏·荣誉标配了360度全景影像、无钥匙进入、自动大灯、手机远程控制等,对于11万多的价格来说已经足够厚道。不过,LED大灯、皮质方向盘这些实用配置要到高配才有,而高低配差价仅6000元,建议直接上高配。主动安全方面,车道偏离预警、变道盲区预警、倒车车侧预警都有配备,但相比国产车的L2级驾驶辅助,还是落后了一代。
从市场定位来看,奇骏·荣誉瞄准的是三四线城市的务实家庭用户——他们不需要花哨的智能配置,更看重空间大、油耗低、维修便宜。相比CR-V的年轻化路线,奇骏·荣誉更强调实用性和性价比。尤其对于那些对新能源车充电条件不成熟、或者对电动车续航有焦虑的用户来说,这样一台成熟稳定的燃油SUV确实是个稳妥的选择。
当然,奇骏·荣誉也不是没有短板。动力弱、配置低、车机落后这些问题在2025年的市场上显得尤为突出。尤其是和同价位的国产SUV相比,奇骏·荣誉在智能化、动力性能、内饰质感上全面落后。但换个角度想,11万多的价格,买一台曾经20万级别的合资SUV,还要啥自行车?毕竟这个价位,连比亚迪元PLUS都买不到,更别说CR-V了。
总的来说,奇骏·荣誉是一款典型的“情怀车”。它以11.98万的超低价,提供了合资品牌的品质保障和大空间实用性,尤其适合那些追求省心、预算有限的家庭用户。虽然它在动力、科技配置上已经落后于时代,但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汽车的本质还是“从A点到B点的工具”,而不是“移动的智能终端”。如果东风日产能在售后服务和长期质量稳定性上保持水准,奇骏·荣誉或许还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