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海宁397台二手共享电动车拍卖,被以底价29。17万元竞得

共享电单车这股风,刮遍了大街小巷,方便是真方便,乱象也是真乱象。 这边厢,各地政府严控投放,那边厢,淘汰下来的车辆何去何从?这不,浙江海宁就上演了一出“共享单车变形记”。 9月11日,一场特殊的拍卖会吸引了不少眼球,主角是397辆“退役”的共享电单车。

说它特殊,是因为这批车并非来自倒闭的共享单车公司,而是因为一起融资租赁纠纷,惨遭“法拍”。更让人好奇的是,这些车原本的车牌显示是“梅州”字样,难不成是从广东一路“流浪”到了浙江? 这批“流浪”的共享电单车,身价几何呢?评估价41.685万元,起拍价直接打了七折,只要29.18万元。 这价格一出,瞬间引来无数吃瓜群众围观。

嘉兴海宁397台二手共享电动车拍卖,被以底价29。17万元竞得-有驾

有人说,这价格还不如一辆好点的汽车,也有人说,这些车都旧成这样了,谁会买? 结果出人意料,还真有人出手! 一位叶姓人士以底价29.18万元将其收入囊中,平均下来,一辆车才735元!

这价格,比一辆新款自行车贵不了多少,简直是白菜价。 但问题来了,这位叶先生一口气买下这么多“老头乐”,究竟是图啥呢? 是准备翻新后二次销售,还是拆零件回炉重造?亦或是看中了共享单车背后的商机,打算自己搞一个“夕阳红”版共享单车平台?各种猜测,五花八门。

要知道,共享电单车的“退役”之路并不好走。 一方面,车辆长期高强度使用,损耗严重,翻新成本高昂;另一方面,电池老化、安全隐患等问题也让人望而却步。

嘉兴海宁397台二手共享电动车拍卖,被以底价29。17万元竞得-有驾

更重要的是,各地对共享电单车的管理日益严格,没有牌照、未经审批的车辆,寸步难行。 不禁想起一句名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共享单车行业洗牌加速,是市场规律使然。

如何处理这些“退役”的车辆,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简单粗暴地一扔了之,不仅浪费资源,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嘉兴海宁397台二手共享电动车拍卖,被以底价29。17万元竞得-有驾

话说回来,这位叶先生的做法,或许能为共享单车的“善后”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比如,将车辆进行拆解,提取有用的零部件进行回收利用;或者,将车辆进行改造,使其变身为其他用途的交通工具。

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但总比直接报废要好得多。 共享经济的本意是节约资源、方便大众,但如果只顾着跑马圈地,忽略了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最终只会沦为一场闹剧。

如何让共享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话说回来,735元一辆的共享电单车,你会考虑买一辆吗?买来干什么呢?是自己骑着玩,还是拆零件研究?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