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7起飞之际,R7车主5000公里真实体验,优缺点全解析

最近,随着小米汽车新车型YU7的消息传开,整个新能源车市场又热闹了起来。

每当有重磅新车发布,总会引发一波老车主们的讨论,他们会拿出自己的爱车,和新来的“网红”比一比,分享一下自己的用车心得。

就在这个当口,一位提车不久的智界R7车主,在网上发布了一篇长达五千公里的使用体验分享,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YU7起飞之际,R7车主5000公里真实体验,优缺点全解析-有驾

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车主一方面对自己这台R7赞不绝口,认为它是一台在产品力上被严重低估的好车;但另一方面,他又对自己所选择的这个品牌,也就是智界,在运营和销售上的一系列做法感到极度失望和愤怒。

这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情绪,让他的分享显得格外真实和深刻。

那么,这台智界R7到底是一台什么样的车?

它究竟好在哪里,又有哪些地方让人难以忍受?

为什么一个满意的车主,最终却不推荐大家现在购买呢?

咱们先从这台车本身说起。

这位车主首先就纠正了一个普遍的认知。

虽然厂家把R7定义为“轿跑SUV”,但根据他的实际体验,这台车开起来、用起来的感觉,和传统的SUV完全不是一回事。

它的车身姿态很低,驾驶视野却出奇地好,车头很短,让人感觉像在开一台小车,完全没有普通SUV那种高高在上、车身笨重的感觉。

他认为,R7的定位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GT,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型旅行车,类似于宝马5系GT或者极氪001那样的车型,主打的是长途旅行的舒适性和超强的装载能力。

说到装载能力,这可以说是R7的一大亮点。

车主分享了他今年五一出游的经历,当时车上坐着家人,后备箱和前备箱里塞满了东西,包括婴儿用的消毒机、温奶器、折叠洗澡盆,还有露营车、行李箱、被子等等,零零总总一大堆,居然全部装下了,乘员舱里一点东西都没放。

这强大的装载能力,让同行的理想L6车主都看呆了。

R7的后备箱设计得非常巧妙,不仅很深,在两侧轮拱的位置还做了掏空处理,可以轻松塞下双肩包这样的大件物品,把空间利用到了极致。

在内饰和配置方面,车主也给出了比较高的评价。

YU7起飞之际,R7车主5000公里真实体验,优缺点全解析-有驾

他选择了松露棕的内饰颜色,觉得很耐看。

车内身体经常接触的地方,都没有使用容易沾指纹的钢琴烤漆,这一点让他很满意。

仪表台的“游艇甲板”设计,不光好看,放东西也特别方便。

虽然座椅是仿皮材质,但质感不错,也耐脏好打理。

他特别喜欢几个配置:一个是物理的电动遮阳帘,他认为任何形式的镀膜天幕在隔绝太阳暴晒方面,都不如一个实体帘子来得实在;一个是车载冷暖箱,给孩子温奶非常方便;还有一个是后排的小抽屉,可以放一些纸巾湿巾等杂物。

不过,他也指出了一个明显的短板,那就是音响效果非常一般,在同价位的车里属于垫底水平,需要自己手动调节很久才能在驾驶位勉强听个响。

接下来是驾驶感受,这是车主对R7最满意的地方之一。

他认为R7的底盘调校实现了舒适和运动的完美平衡。

华为的途灵底盘,配合空气悬架和CDC动态减震系统,让这台车在过弯时支撑性很强,侧倾很小,开起来很有信心。

同时,在经过颠簸路面或者井盖时,底盘又能把多余的震动过滤得非常干净,车身姿态保持得很好,没有多余的晃动,整体质感有点像保时捷或者奔驰的SUV。

更难得的是,这台车的能耗表现出奇地好。

根据他的记录,在市区日常使用,即便每天中午都要在车里开着空调休息一个半小时,综合续航也能达到630多公里。

跑高速时,以110公里的时速巡航,满电状态下跑接近700公里完全没问题。

对于一台重量超过2.2吨的中大型SUV来说,百公里平均电耗只有13.85度,这个数据确实非常惊人。

此外,车主还特别提到了R7的主动安全系统,尤其是AEB自动紧急刹车功能,已经帮他避免了好几次潜在的事故,其中一次是在夜间成功避让了从A柱盲区突然窜出的电动车,让他觉得这个功能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

然而,夸完了优点,车主话锋一转,开始吐槽这台车的不足之处。

YU7起飞之际,R7车主5000公里真实体验,优缺点全解析-有驾

最大的槽点,集中在车机系统上。

作为曾经的问界M5车主,他觉得R7的车机相比三年前的系统几乎没什么进步,他称之为“流畅的小废物”。

系统用起来虽然不卡顿,但功能设计却非常不人性化。

比如导航地图没有实时路况的小窗口,智驾退出后屏幕无法切换回正常的导航界面;分屏功能逻辑死板;应用商店里的App数量少得可怜,甚至在车机上听歌,即便你已经是QQ音乐的会员,有些歌曲还需要再次付费。

车主认为,华为似乎把精力都放在了未来的新系统上,对现有系统的优化和更新完全是敷衍了事的态度。

除了车机,他还提到了一些小毛病,比如后备箱门锁容易出问题、自动雨刮器灵敏度很差、动能回收在特定速度下有逻辑缺陷等。

如果说以上这些都还只是产品本身的问题,那么接下来车主吐槽的,就是品牌运营层面的各种“骚操作”,而这,也正是他最终不推荐大家购买的核心原因。

他列举了一系列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在新车发布会上,官方刻意将R7与Model X的曲线进行拟合,主动给自己戴上“抄袭”的帽子;花钱请了知名女星刘亦菲代言,但其形象与R7主打的家庭用车定位并不匹配;车钥匙、ETC等基础配置都需要额外花钱购买,被用户骂了之后才改成免费赠送,但退款只退积分;官方前一天刚宣布降价,第二天又撤回公告,反复无常;更离谱的是,在智界官方的直播间里,居然出现了销售人员推销兄弟品牌星纪元,还说“买智界不如买星纪元”的情况。

车主认为,这一系列混乱操作的背后,反映出的是合作双方——奇瑞和华为之间的博弈和内耗。

R7这台车,产品力本身非常强,尤其是在底盘、三电系统这些核心技术上,体现了华为强大的技术实力。

但作为生产方和主导运营方的奇瑞,似乎还停留在过去卖廉价车的思路上,一遇到销量不佳就想着简配降价,而不是像问界那样持续为产品做加法。

增程版的奇葩设计,为了增加发动机而牺牲了纯电平台原有的空间和悬架优势,就是这种短视思路的体现。

因此,这位车主在文章的最后给出了一个非常矛盾但又充满无奈的结论:R7本身是一台非常好的车,他和家人对这台车非常满意。

但买车不只是买一个产品,更是买一份服务和信心。

目前智界这个品牌,内部管理混乱,运营策略摇摆不定,让消费者感受不到任何诚意和保障。

他认为,如果这台车交给问界的团队来运营,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个局面。

所以,他虽然自己还会继续开这台车,但并不推荐朋友们现在入手。

他建议大家再等等,等到奇瑞和华为的这场博弈分出胜负,等到华为能真正主导这个品牌的时候,再考虑购买新款的R7。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