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国产汽车也是好起来了,不仅能够和一众合资汽车品牌同台竞技,在品控可靠性、配置丰富性等方面也有更好的表现。在国产汽车品牌队伍中,一汽红旗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的品牌起始于上个世纪国内汽车工业发展初期,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从崛起到辉煌的所有历程。而今红旗车型品类越来越丰富,陆续推向市场中型车、中大型车、紧凑型SUV、中型SUV等产品,同时在燃油、插混、纯电三条路线上坚持齐步走,满足了不同用户群体的差异化用车需求。
这不,2025款红旗E-QM5就是个鲜明的代表,面向预算有限的工薪阶层群体推出。新车指导价12.18-20.18万元。外观方面,新车乍一看就像是特斯拉Model Y焕新版(人送外号“邪恶大鼠标”),前脸最大的变化是取消了围绕灯组、前格栅边缘的边框装饰,同时取消了前格栅内复杂的竖向镀铬条幅装饰,改为一段粗实感饱满的镀铬装饰横贯前脸,配以两侧C字形分体式大灯点缀,营造出“星际武士”的既视感。此外,前机舱盖上方保留旗标装饰,增强了车型辨识度。
空间可以说是红旗E-QM5的一大亮点,而这一特色完整延续到了没有做“大改动”的新款E-QM5身上,虽然名义上是中型车,但基于纯电架构打造,车长超5米,轴距达到2990毫米,可以说是标准的中大型车身材。可从尺寸比例来看,这款车的迷惑性很强,车头姿态压低,C柱向上抛,前低后高的样子并不像是一款C级车,更像是一款A级家用车。而当你真正坐进去的时候就会发现,后排真的是为网约车用户打造的,地台纯平,坐垫不算长,但有良好的支撑性,后排靠背仰角充足,保证了充足的腿部空间和头部空间。
坐进车内,新车的内饰设计让人有很深的熟悉感,整体的布局还是经典的“飞翼式”环抱式座舱布局,中控屏位置不变,但针对车机UI界面进行了调整,画面看起来更简洁,但深色系的背景其实还是不利于观察和操作。而在用料方面,新车一改深灰色的内饰配色方案,替换为可可棕与深灰色相间的撞色方案,视觉效果更简洁年轻化。此外,为了扩充前排空间,取消了副仪表台换挡杆,改为电子怀挡设计,同时在原区域增加双杯架,前面还设置了一块手机放置区域,内带斜坡,可防止手机滑出去。
配置上面,新款红旗E-QM5对比旧款车型,核心配置增加了大灯延时关闭和手机App远程解锁功能,就成本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增加,但对于日常用车体验来说有一定改善,比如在晚间回家以后,需要锁车后灯光保持一段时间照亮回家的道路,亦或者人在远处,需要家人帮忙拿取车内物品,这两项功能都是可以显著提升人性化科技感知的。与此同时,新车这次还将自动大灯、定速巡航、后排出风口、雨量感应式雨刷等配置升级为全系标配,对日常出行品质的提升有或多或少的帮助,但和同价位的新能源车型相比,只能算是“减配后”的水平。
再看动力层面的表现,新款红旗E-QM5并没有对动力配置做多大的调整,继续沿用前置单电机布局,相较于旧款车型动力,新电机配置提升至110kW最大功率,峰值扭矩不变,依旧是205N·m,就这个动力水平来说,作为新能源车的动力源中规中矩,和传统燃油车的1.5T内燃机动力相差不多,仅能够满足日常通勤代步的动力需求,若有高速超车强动力储备的性能需求,恐怕还得再看看其他品牌车型,这个动力顶多算个“网约车”水平。
不过话说回来,红旗E-QM5从市场定位来说,本身就是一款面向B端(集团用户群体)交付和设计的车型,它的性能不算出色,且续航也没有太大亮点。在电池选择方面,新车继续匹配磷酸铁锂电池,容量有三种,对应56/60/72kWh,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分别为475/500/610km。在补能方面,60kWh的车型快充用时仅需0.43h,72kWh版本快充用时较长,达到了0.53h,和同价位主流新能源车型相比,E-QM5的补能效率并不算快,甚至有些拖沓延时的慢,这一点可以看作是短板。
结语
不得不说,新款红旗E-QM5这款车外观改得确实“接地气”,前脸调整为封闭式设计后,视觉效果更圆润饱满。同时,新车保留了简洁实用的座舱布局,肉眼可见的短板是用料相对朴素,没有那么多的高级感可寻。而在空间方面,这是新车的优势所在,以其十多万的价格来看,性价比突出。不过动力和续航并不是这款车的优势,而参考停产在售的2024款车型终端行情,新款E-QM5在产品力基本不变的条件下,相信也会在后续给出大额的优惠幅度。如果对这款车感兴趣的话,不妨到线下实体店试驾了解一下,兴许以后还会出一批“批发价”车型,用来跑跑网约车或家用都是不错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