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马哈PG-1自2023年底登陆东南亚市场后,就凭借与本田CT125 Hunter Cub(猎人幼兽)高度相似的攀爬弯梁设计,如:圆灯、辐条轮、高离地间隙,进而引发热议,更是被视作本田“猎人幼兽”的直接竞品。但面对本田猎人幼兽坚固的市场地位,雅马哈只能通过差异化配置与定价策略打开市场:
首先是价格优势:泰版PG-1售价64,900泰铢(约1.33万人民币),较CT125泰版88,900泰铢(约1.82万人民币)低了不少。
只是价格优势伴随着明确的配置妥协:因为成本控制的原因也导致配置进一步缩水,如前碟后鼓刹车(泰版,高配仍有ABS)、卤素大灯、机械仪表等,而CT125标配全LED灯组及前轮ABS。
不过近日日媒传出PG-1将升级GP-155的升级计划,表面上似乎是为了满足日本,以及欧美等国家的排放法规,但实际隐藏了三重的战略意图:
1、错位竞争:以155cc的排量切入市场,避开与125cc级标杆本田CT125进行正面交锋,扩大市场份额,从而吸引嫌弃CT125动力不足的用户。
2、性能越级:搭载YZF-R15同款155cc水冷VVA(可变气门)发动机,最大马力19马力,最大扭矩15.1N·m,功率较CT125(10.3马力)提升大半,动力更充足。
3、全球市场适配:发动机的更换也更加符合欧五的排放标准,为全球市场的适配性进行铺路。
先不说PG-155最终是否能实现,光是PG-1如今官方也没有引进的苗头。不过如今国内市场上也有PG-1的出现,不过大部分是通过小贸引进,虽然也能合法上牌上路,但无法享受官方的保障的。
不过去年建设集团就申报了一款与PG-1相似的车型,大家都非常期待是否国产引进;只是这期待要落空了,首先是其并未使用“建设雅马哈”的品牌,且发动机部分与PG-1有明显的差距,应该只是借壳仿制车型,与雅马哈的PG-1并没有太多关系。
虽然有部分车友依旧希望PG-1升级后引入国内,但PG-155引进还是存在不小的困境。
首先就是价格,若是以进口的方式引进PG-155,那么成本上将显著攀升。再一个155cc进口车的关税也并不低,就连国产本田CC110售价都1.3万元,若是纯进口,那价格带可能接近3万,很可能以国产或CKD的方式进来,价格上也不会太低。
再一个就是政策上对玩乐场景的限制,像PG-1这类的车,它的核心乐趣在哪?当然是个性的改装(例如加装防护组件、货架等),但在国内改装是禁止的。就比如之前一骑手摩托车加装手机支架便被判定改装罚款。这可以说与东南亚甚至海外的成熟的改装文化形成极大的反差,从而大大削弱产品的吸引力。
但这事也非绝对,机遇与挑战并存了可以说,毕竟价格要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官方提供合规的改装键,从而规避规定,或者学习CC110实现国产化,价格进一步下探,那很可能又会成为一款市场爆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