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日本车在国际市场上可是风头十足,光彩耀眼呢!
丰田、日产啥的品牌在全球都卖得不错,汽车产业成了日本经济的支柱,支撑起了日本人过上高品质的生活。
可这会儿,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日本的汽车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关,而中国的汽车却以飞快的速度赶了上来。
回想过去,全球范围内的家电、手机、通信、电脑和汽车五大行业里,日本公司曾经率领风骚。不过,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日本在其他方面逐渐走下坡路,但汽车产业却依然顽强地坚持着,算是最后一块“硬骨头”。
全球汽车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万亿美元,与手机、电脑以及通信设备这三大市场的总和相当。而在这块庞大的市场中,日本汽车厂商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
丰田、本田、日产这些公司,总资产加起来有7000亿美元,稳居全球汽车行业榜首,它们的零部件产业在全球也是遥遥领先。
在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里,日本凭借35家企业占据榜首位置,远远超过美国的30家和德国的18家。
每年,日本汽车产业创造大约542万个就业机会,2021年,人均GDP达到3.93万美元,汽车行业的贡献不小,为众多普通人提供了高收入的岗位。
在日本,即使是工资最低的汽车工人,一年也能拿到十几万块,收入不错了!
汽车公司普通岗位里边最高级的职员,一年能赚到688万日元,折合大概是34万人民币左右。在日元还没贬值之前,这些岗位的年薪大概都在25万到45万人民币之间。
可以说,汽车行业就是日本经济的命脉,但时代的大潮汹涌而来,全球汽车产业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动化和智能化成了新的发展趋势。
在这股浪头之中,日本汽车慢慢跟不上了步伐,陷入了不少麻烦。
日本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比逐渐被挤压开来,而在曾经表现不错的中国市场,2024年日本车企的份额从2019年的23%掉到12%,这势头看着真是不太妙。
东南亚市场上,中国的新能源车势头猛涨,市场份额从5%一路蹿到18%,绿牌电动车的数量已经超过了蓝牌本田,日本车企的生存空间被大大挤压了。
2024年6月,丰田、本田、日产三家都宣布在日本本土减产,总共削减了30万辆产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经销商那儿的燃油车库存都堆得满满的,卖不出去,压力挺大。
日本车现在遇到的难题,主要还得怪技术转型跟不上脚步。毕竟,长久以来,日本在传统燃油车的技术上钻得挺深的,变速箱、发动机、喷油嘴这些方面确实有优势。
到了电动车的时代,重点变成了电池、电机和电控这些东西,整个局势瞬间被改头换面。比方说,宁德时代在电池方面的出货量,已经超过了日本十个车企的总和。这样一来,日本车企在电池技术方面,明显就是远远落后了。
说到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日本政府早在2015年就提出了发展规划,丰田等汽车公司早在2000年代初就开始了相关技术的研究。
不过呢,因为市场动力不足,加上技术创新跟不上,导致这些国家的进展比较慢,后来被特斯拉和中国的百度、腾讯等科技巨头远远甩在了后头。
关于日本汽车产业的内部架构问题也别忽略了,日本那种特殊的企业联盟制度,财团跨行业上下游紧密结合,几乎垄断了金融资源,结果让市场缺少了创新的动力。
汽车行业太过依赖老旧的传统业务,对于新兴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不足,一旦行业迎来变革,转型难度可谓步履维艰。
看看中国汽车产业吧,真是不停地往前冲,发展得那叫一个欣欣向荣,势头强劲得不得了。
中国汽车逐渐攀登
瞧瞧国内市场啊,中国汽车品牌可是挺猛的,这股劲头儿那叫一个足。今年前4个月,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我国本土的乘用车销量同比涨了27.4%。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热度那真是高得不得了,今年头四个月,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442.9万辆,销量也达到430万辆,增速都超过了45%。这个幅度远远跑赢了整体汽车的增长速度,渗透率也攀升到了42.7%。
中国汽车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拿比亚迪来说,2023年全年销量突破了380万辆,登顶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榜,超越了特斯拉。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已获得多项专利,在电池技术上展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中国企业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也持续突破,不仅在技术上不断提升,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不再只局限于汽车。
国产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不断进步,从续航不足慢慢变得持久耐用,在海外市场也越发受到青睐。
这前四个月,我国汽车的出口总量达到了193.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是64.2万辆,同比增长了52.6%。
咱们国内的汽车公司都纷纷把眼光投向海外市场,比如搞海外建厂啥的,目的就是为了绕开关税这些壁垒。在东南亚这些地方,咱们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全球汽车销量榜单里,前十名里咱们中国的车企占了三座位,比亚迪尤其抢眼,差点就挤进前三名。为了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国在许多方面都在用心努力。
政策上挺拼的,早些时候靠税收减免、财政补贴,还有试点推广应用场景啥的,帮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挺进步。等到产业慢慢成熟了,政策也会跟着做出相应的调整。
结语
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中国汽车在不少领域已经拉近了与日本汽车的差距,哪怕是国内市场,甚至部分海外市场,中国品牌的占比都在持续提升,而日本汽车的份额也在不断减少。
技术上的突破让日本都觉得望尘莫及,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面已经非常成熟。从原材料供应到零部件制作,再到整车生产和售后服务,每个环节紧密配合,整个产业生态系统充满了活力。
可以预见,不久的未来,中国汽车将在世界范围内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彻底重塑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真正实现“扬眉吐气”的目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