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只剩最后两周。欧洲那些汽车工厂的库存,像沙漏里最后一滴沙,快要干透。工人们守在流水线旁,不知道下个班次还有没有芯片能用。东莞的机器声一停,大众、宝马的售后电话怕要被打爆。安世半导体的出口禁令,从中国一声令下,让整个法兰克福听得清清楚楚。
荷兰人怎么会想到这一招?他们以为,搬出“国家安全”这道老招牌,就能把安世半导体擅自收归己有。147亿的现金,像是随手丢到海里,没人在乎。这逻辑真的离谱。历史里的“海上马车夫”抢货买卖,如今穿上西装,照旧舞着手里的法案,还是那副巧取豪夺的劲头。
可是现在,欧洲不是荷兰说了算,更不是美国说了算。安世的产能八成在中国,芯片出口一句“停”,真正的七寸被掐住。荷兰人的算盘,在东莞工厂一声沉默后碎了。德国人的脸色不比死灰好到哪里去。大众ID系列,只因为每天断供,就要蒸发4000万欧元。如果线停两周,那得多少个足球场裂开的损失?
热锅里的蚂蚁,不只是在工厂车间跑。高层办公室的一切谈判,像是秋风吹过落叶,只剩焦虑的声响。莱茵集团带头索赔14亿,法庭的大门已经被撞响。德意志的强硬,荷兰不好当面顶。只差点火星,整个欧盟的车企都可能起哄,到时候赔钱连夜数都数不完。
荷兰人终于意识到,他们的主动权早就没了。美国的背影高高在上,面对中国反击,却连套句回应都难说安全。荷兰经济事务部那张纸,写得再漂亮,也救不了本土企业被架空的事实。想谈,不好意思,先把手伸出来,把抢走的安世半导体还回来。否则,对不起,大门紧闭,没得商量。
到底谁赢谁输,不再是外交辞令里冷冰冰的博弈。中国这回果断断供,是真刀实枪地教欧洲学会一个道理:你可以选边,但别指望不付出代价。杀鸡儆猴这一课,荷兰这只“小鸡”要被打得灰头土脸,欧盟的小伙伴们都在观望,心里开始打算盘:下次跟着美国起哄,值不值?
有人说国际秩序很复杂,其实只是看谁敢先亮出底牌。今天牌在中国手上,明天谁失眠,是欧洲资本的事,看似遥远,其实离中国老百姓的手机、汽车越来越近——我们的芯片,正是他们的“神经”。
工厂门口,仓库窗户外,欧洲采购经理的叹气声都快飘到中国。谁让荷兰学不会“算账”?谁让德国人只会追着荷兰发狠话?这场闹剧没那么快散场。杀鸡的锤子一举,全球产业链里的脆弱,都被敲得震耳欲聋。
而我看着这些冷冰冰的公告,清清楚楚明白了一个事实——这个世界,有人靠法案吃饭,有人靠底气活命。谁赢谁输,不需要总结,也不必多言。有些教训,只能一次学明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