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风行这次玩了个狠的——星海S7增程版12.99万起预售,直接把中大型新能源车的价格战推向新高度。
这年头造车就像打麻将,有人憋着做大牌,有人急着胡小番,东风风行明显选择了后者。
去年9月纯电版上市时,10.99万的起售价已经让同行倒吸凉气。
现在增程版更狠,入门款比纯电版贵两万,却塞进了1.5L增程器和28.4度电池组,CLTC工况下能跑235公里纯电续航。
这价格放在三年前,怕是连紧凑型车都买不到。
有个细节挺有意思,高配奢享版比低配贵5000块,多出来的配置清单能写满半张A4纸。
从19寸轮毂到L2级驾驶辅助,活脱脱是给选择困难症患者设的局。
这车尺寸很唬人,四米九的车长配上隐藏式门把手,远看确实有几十万豪车的派头。
六种车身颜色里,"烟雨蓝"和"云霞紫"听着就像从古诗词里扒出来的,比那些"星际灰""极光银"的命名有文化多了。内饰玩的是极简主义,15.6寸大屏杵在中控台上,活像块架起来的平板电脑。不过得说句实在话,现在新车要是没块比脸大的屏幕,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增程系统有点意思,160千瓦电机配77千瓦增程器,数据看着不算炸裂,但想想十二三万的价格,要啥自行车啊。隔壁长安启源A07和零跑C01的销售现在估计正挠头,本来以为守着十五万价位很安全,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不过东风风行得先解决一个尴尬:今年二月星海S7只卖了259台,这数字还没某些品牌4S店单月销量多。
品牌力确实是硬伤。在老百姓眼里,东风风行和网约车的关联度,可能比和家用车的关联度还高。这就好比你去相亲,对方听说你在电子厂上班,第一反应肯定是流水线工人,不会想到可能是工程师。现在新车堆配置容易,扭转品牌认知难。看看人家吉利银河,虽然也是新系列,但顶着吉利的招牌就是好办事。
增程版最大的卖点其实是"没有续航焦虑"这个心理暗示。纯电版官方标称续航敢写五百多公里,实际跑起来打七折,冬天再打七折,算下来还没出城就开始找充电桩。增程版标称235公里,日常通勤够用,真要跑长途也不慌。这种设计很鸡贼,就像在驴脑袋前面吊根胡萝卜,让你觉得永远差那么一点点就能吃到。
配置单里藏着不少小心思。低配给18寸轮毂,高配升到19寸,轮胎宽度却都是235。要我说这操作堪称当代汽车界的"朝三暮四",早上给猴子三个栗子晚上给四个,猴子不乐意;改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子就高兴了。消费者看到19寸轮毂觉得赚了,其实轮胎成本差不了几个钱。还有那个64色氛围灯,正常人谁天天在车里玩变色龙啊?
预售策略透着股破釜沉舟的劲儿。现在新能源市场就像抢凳子游戏,音乐随时可能停止,后来者必须用价格把别人挤下去。但低价是柄双刃剑,砍伤对手的同时也容易划着自己。五年前众泰靠模仿豪车火过一阵,现在坟头草都三尺高了。东风风行至少没走山寨路线,这点值得肯定。
竞品分析这块很有意思。长安启源A07走精致路线,零跑C01玩性价比,东风奕派007搞运动风,星海S7现在打出的牌是"我比你们都便宜"。这就像菜市场里卖肉的,有人强调新鲜,有人吹嘘土猪,突然来个摊主直接降价两块,其他摊主只能干瞪眼。不过汽车不是猪肉,光便宜不够,还得看后续服务能不能跟上。
有个现象值得玩味:现在国产车配置越堆越高,价格却越来越低。十五万的车能给到三十万的配置,表面看消费者赚了,但企业总不能做慈善。羊毛出在羊身上,某些看不见的地方会不会偷工减料?去年某品牌被曝出用回收棉当隔音材料,这种事多了去了。所以别看星海S7配置单花里胡哨,真车质量还得等市场检验。
智能驾驶辅助这块,东风风行明显在跟风。L2级现在都快成标配了,但实际用起来,有些品牌的系统跟抽风似的,高速上画龙,堵车时跟车能把自己开吐了。星海S7这套系统要是调校不好,很容易变成"智障驾驶"。话说回来,十二万的车给L2,要啥自行车?能有个定速巡航就谢天谢地了。
颜色命名暴露了车企的小心思。"烟雨蓝""碧波绿"听着文艺,本质是想和网约车划清界限。网约车最爱白色黑色,现在突然冒出个紫色绿色,明显是冲着年轻消费者去的。不过颜色太跳也不好,二手贩子最怕收这种车,转手时能砍掉万把块。所以选颜色这事,就像年轻人纹身,爽的是当下,疼的是以后。
增程版最大的悬念是最终定价。按惯例正式售价会比预售价低个三五千,要是东风风行够狠,直接杀到11万区间,那就有好戏看了。不过企业得算笔账,现在卖一辆亏两万,靠走量摊薄成本,这玩法能撑多久?新势力烧钱有资本捧着,传统车企玩这套,董事会那关可不好过。
说到底,星海S7增程版像极了班里那个突然发奋的差生。以前考试总垫底,这次憋着劲要考前十。能不能成不好说,至少态度值得鼓励。汽车市场永远需要鲶鱼,不然那些躺着赚钱的车企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危机感。
价格屠夫的刀再快,也砍不断品牌认知的枷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