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部分「边缘追番群体」对相关知识的匮乏以及政策变动的不了解,
一、什么是先审后播?
该规定自2014年实施,起初主要针对境外引进的剧集(如美剧、韩剧、日剧等),要求提交完整成片以供审核,通过后方可播出。
2021年4月,该规定扩展至日本动画领域。
审核工作由各省总局负责,通常需要提前提交至少60分钟的成片(动画则需至少3集)。
按照规定,提交审核后两周内应给予回复,但多数情况为未通过。
因此,若购买的动画在开播两周后仍未在平台上架,很可能是因为审核未通过。
只有当动画正式通过审核并获得审批号后,方可在中国境内的网络平台上正式播出。
但即使获得了审批号,也不能保证一切顺利。《影宅》和《半妖的夜叉姬第二季》都曾一度通过审核,但最终仍被紧急叫停。
关于为何在通过审核后突然中止播出,目前尚无明确答案。
二、先审后播的审核标准是什么?
关于审核标准,并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各省总局的敏感点各异,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衡量标准。
由于缺乏详细且专门的审核规定,新番能否通过审核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气。
有些动画在审核过程中毫无难度,仿佛不存在审核一般;而有些则多次受阻,甚至延迟数月播出,或在播出过程中被无限期停播。
已知各地的审核委员会成员主要包括部门领导、大学教授、动画领域相关从业者和社会人士(多为退休干部)。
因此,审核人员的不同,往往成为决定动画能否过审的关键因素。
审核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喜好以及政策热点(如近期严打偶像类动画,导致偶像番难以过审)。
三、为何有些动画无人购买?
每年送审的动画数量是有限额的。预计今年后三个季度的配额约为60部(目前实际过审58部)。平台通常不希望将配额浪费在受众较小的动画上。
因此,即便某部动画内容并无问题且不触及红线,但如果人气不高,也可能无人购买。
10月有大量动画未能如期播出,很可能是由于当年的配额已经用完。
目前,动画的审核工作由各省局全权负责,包括所有的删减、字幕修改、画面定格等均由相关部门直接指导,而非平台自行决定。
因此,网络上关于「某平台自我阉割过于谨慎」的言论并不准确。例如,腾讯视频播出的《东京卐复仇者》中的血液颜色被修改为水泥色,这完全是按照省局的要求进行的。
各平台在动画通过审核后,无权自行修改画面内容。如需修改,需重新送审并获得通过。
例如,《精灵幻想记》后期更换OP片源,就需要将前几集重新送审才能实现。
以上就是关于动画审核的一些常见问题及解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