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买车,纯电的、油车的、还有增程的,这仨总给人挑花了眼。好多朋友恨不得仨都买回家,问我怎么选,我以前一律说,未来肯定是纯电的,燃油车迟早退场,增程就是给还没想好的人准备的中间态。怎么说呢,就是赶上新能源技术还没完全成熟时,大伙凑合着开开罢了。
但现在,这种看法是不是该重新琢磨琢磨了?最近,新一代智己LS6出来了,直接把我之前那些想法给推翻了。为啥?它就是那种让你特别省事、哪种都不用纠结的车——集大成者。
我也纳闷,难道真能有这种全能型的车?不是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吗?但你细琢磨琢磨,现在技术天天在变,昨天还觉得不可思议的,今天转眼就实现了。新一代智己LS6给我最大惊喜,就是它把增程这事儿彻底做明白做漂亮了。不虚头巴脑,什么焦虑统统不见了,开着它出门到底是啥体验?一句话:踏实。
比如说我特在意的电量问题。以前的增程车吧,电池没电了,你就明显能听见发动机嗡嗡响,觉得动力缩水,一下就“掉价”了。但这台LS6,增程器开起来几乎一点动静都没有,车厢里一样静悄悄,连导航语音都显得清楚。更有意思的是,有时候开着开着,电不是少了,反倒多了。你说邪不邪乎?
我专门试了试它那个什么增程器的表现:连续跑二十公里的盘山路,海拔爬了八百米,搞横的来了。想想看,这种时候动力要求高,又是一直打着增程器,理应车厢里吵得不行才对吧?可它就是不一样,NVH做得出奇好,全程安静,你爱怎么踩油门怎么踩,动力依旧随叫随到,让我一种“带着移动电站”的感觉,去哪儿都不慌。
当然,空间大不大,这事儿也特别重要。大五座SUV不是谁都能做明白的。有人觉得寸土寸金,为啥还要搞这么大?其实不是,大才是“卷王”。你想,五米长,三米轴距,进去第一反应就是,“哇噻,这车够敞亮!”可别看大,真开起来,一点没觉得开船。这台车底盘扎实,过弯撑得牢,速度奔起来居然特服帖。你要是总在市区穿巷子、停老破小区,那后轮转向功能能救命——18度的转向,扭头掉头比普通SUV灵活多了。大个儿装小家伙,关键时刻丝毫不掉链子。
说到续航,很多人都心里打鼓,要么怕电不够用,要么怕油费太高,或者两头不讨好。可智己LS6直接来了个组合拳:纯电450公里、综合1500公里。啥意思?你城里上下班压根不用管油,纯当电车使。你要是跨城、高速出远门,不用掐着指头算下一个服务区还有多远。耗油呢?馈电油耗5.32升,实际开下来省得很,比很多老旧小油车还厚道。
其实这就是现在车市最大的痛点:一堆人踟蹰不前,切割不清,纯电车怕没地充电,燃油车觉得老气横秋,增程混动怕技术不过硬,各有各的烦恼。可这车什么都想明白了:安静、顺滑、稳定、续航长、补能方便,再加上空间和配置,几乎找不出短板。
再说说大家天天挂嘴边的“智能”。很多品牌动不动就喊“智能驾驶”,可实际上好用不好用得摸摸实底。这台LS6的智能化是实打实的——导航、语音、车机系统都很顺溜,不玩花架子。智能辅助开起来,手能放得很轻松,疲劳感成倍降低。有人会说,现在的智能功能谁家没有?但关键是,两头都能兼顾才叫牛,合资品牌智能强,空间小;自主品牌空间大,智能糙。而智己LS6,两边都不含糊。
开着这车,我终于明白,以前我们买车为啥会那么纠结。其实不就是想“全都要”吗?又要安静又要劲道,又要省钱又要空间阔绰,还希望智能、补能各方面都跟得上。以前都说“选择越多越自由”,但实打实地说,很多时候越多越抓瞎。每一样都怕踩坑,每一项都怕后悔,而现在,有人把这统一解答给端上来了,你说你不心动才怪。
再考虑一下车价和补能配套。买车要省心,后期的用车成本也得盘算清楚。比如“充电哪里找”“油价会不会涨”“三电质保靠不靠谱”这些老话题。现在很多小区还没法随便装桩,高速公路堵桩、慢充站一堆。你要常跑长途用新能源,真遇个没电没桩的窘境,别说司机,就是副驾家属心里也犯嘀咕。可增程方案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个尴尬。纯电能跑的,用电划算用电,没桩或者赶时间,直接加92号油,放心,成本也不高。
说归说,车还是要试着开。你要真有选择恐惧症,又不想被某一类短板困住,啥都想要——这台车着实值得试一试。以前都是说“看文不如试车”,这点到现在也不过时。技术进步太快,每年都有“新王登基”。但就现在来说,这个新一代智己LS6,起码让我这个“嘴刁”的人,车商忽悠不动,却可以让自己动心。这种不焦虑、不妥协的体验,想想还真是让人舒服。
谁能想到,现在回头看,曾经被吐槽为“过渡方案”的增程,摇身一变就成了终极答案。新东西也许还会层出不穷,但你得承认,这一刻,它就是最聪明的一步。你要还在新能源到底怎么选、如何避免焦虑里打转,不如来看看这台车,或许你顿时明白,啥叫真正的“全能型选手”——有了选择,还用纠结吗?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