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让马力变得太廉价了,这才是法拉利被网友解读为暗讽小米YU7,或者说是蹭小米发布会流量的根本原因。
昨晚,雷军宣布小米YU7正式发布,但未公布正式价格,也没有开启预订,这让不少米粉和媒体直呼意外。之前媒体公布的预计定价区间为30-40万元,难不成雷总又对这款车的定价有什么新想法?
2024年小米SU7卖出13.5万台时,业内还在讨论“性价比奇迹”,直到小米SU7 Ultra用50万售价甩出1.98秒破百的数据,人们终于意识到:电车的恐怖从不在参数,而在于它把超跑最骄傲的性能做成了“白菜价”。
当保时捷车主发现等红灯时总被隔壁小米轻松甩开,当法拉利粉丝刷到“50万体验百万推背感”的评测标题,超跑百年构筑的阶层游戏已悄然崩塌。一台V12引擎需要十年研发、千万级调校,而今天,小米YU7 Max车型将给你带来3秒级的零百加速,而价格很可能只要四十多万,可能是一台法拉利或者保时捷跑车购置税的钱。
小米汽车将三电系统解读为手机芯片般可量产复制——宁德时代的电池、华为的电机、大疆的智驾模块,中国供应链正把“千匹马力”拆解成标准化零件,装进任何一家车企的购物车。法拉利们真正恐惧的,不是小米新车长得像谁,而是电车技术抹平了内燃机时代的“作弊门槛”。过去超跑品牌用“热效率提升2%”就能收割溢价,如今小米车主在赛道上笑着对488车主说:“你这声浪值80万,但我的扭矩只要三四十万。”无不折射出奢侈品逻辑在技术平权前的溃败。
特斯拉早在十年前就预言“马力将不值钱”,但没人想到中国车企下手这么狠。小米YU7不过撕开一道裂缝:当年轻精英们发现攒两年工资就能买到“准超跑”,谁还相信法拉利海报上写的“极致性能”?慕尼黑和马拉内罗的设计师或许该清醒了——杀死贵族的从来不是山寨,而是把王冠拽下来塞进自动售货机的时代。
小米汽车能否以“旗舰性能+中端价格”改写传统豪华车主的消费观,把天价神车拉下神坛?大家怎么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