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买风云T11?网上的流行语玩得很溜,说是“芜湖迈巴赫”,豪气干云地把自己跟奔驰、路虎扯在一起。可话说回来,这种“对标百万豪车”的操作到底是认真的,还是给咱造了个悬念?一边是一幅土豪新贵的样板房,另一边狠厉夸张的参数,什么5米2的巨无霸车身、3米1的轴距,再加一个据说能跑1400公里的增程动力系统。表面上妥妥一套“国产豪华”,实则PTSD级别的配置自信。老外看到估计不是大拇指点赞,而是直接摇头,心里的OS可能就三字:“真的假的?”
夜深人静的时候想想,奇瑞为啥要玩出“对标百万豪车”这么抓眼球的梗?是真觉得国产新能源已经能跟大奔、大路虎平起平坐,还是说,趁着智能电车这波流量,把吃瓜群众的注意力先收一波?其实挺有“悬疑解谜”的味道。这个谜题,就从T11的配置说起。外观确实有几分唬人,5米2的车长摆客厅里勉强算个迷你房车了。车头看着跟概念车一个路数,U型镀铬装饰下足了本,远光、日行灯分体,仪式感氛围拉满。摸一摸,倒是没掉漆,至少手感在线。至于质感是不是就能一秒PK迈巴赫,这很难说。车尾部分的贯穿式尾灯,亮起来挺有科技感,不过后备厢开口太小,放个老板椅进去估计过于考验物理学家。轮圈设计倒是花了点心思,密辐条样式配265宽胎,理论上过坑过石头不会太肉疼——不过也有网友吐槽胎噪明显,过减速带费胎不费胎暂时还没正式版道歉声明。
说外形咱不怂,说内饰就得开喷还是夸?实际坐进T11,氛围属实“豪华”。皮质座椅肉眼可见的软,中控面板走“木纹路线”,心里总想着跟劳斯莱斯比下自个儿,人家用的是发光奖牌,这里嘛……偏家用那一挂,没那么晃眼但很细致。方向盘是平底打孔,抠一抠纹理很有赛车感,不过握着冬天不嫌冷吗?屏幕摆的花里胡哨,主驾副驾各自为政,一个刷导航一个刷电影,后排还贴心来个17寸娱乐屏——有点“坐头等舱”的意思。冷暖冰箱放饮料稳稳的,夏天直接爽到极点。后排电动座椅一按能半躺成床,长途出行分分钟变私人VIP小套间。
这到底“值不值”就看动力系统那档事儿了。1.5T增程+电机方案,官方宣称满油满电能狂飙1400公里——就差给我个仪表盘特写了。据说800V快充半小时补足80%,听起来和那些智能手机厂商卷充电一样刺激。不过高速实测似乎没官宣得那么神,毕竟四驱7升油耗,开空调再来个小高潮,总归和宣传册差点意思。底盘用的是双叉臂+五连杆,理论上舒适滤震一流,实际坐在车里路感清晰,但胎噪控制稍弱。也许是胎宽用猛了,也许是隔音材料还没跟上论坛水军的节奏。
再说智能驾驶,激光雷达该有的有,什么自动变道、匝道进出一应俱全。只是施工路段偶尔迷糊,系统时不时让人捏把汗。语音助手确实灵活,普通话说得溜,方言识别嘛就随缘。全车塞了23个音响,可劲造氛围,下雨天车里像KTV——大概也就这种场面能掩饰胎噪。
值多少钱?官方不敢明说,懂车的人琢磨不低,四五十万起步打底。这定价一拎出来,全网都乐了。不是说“国产之光”不配卖高价,而是同门L9、岚图FREE已经眼巴巴抢着来互卷。“堆料”这个词被喊出花儿来,可六座独立布局、二排腿托、高级音响……你说卷,也确实。没卷在本质,卷在表面派头。后备箱没想象中浪漫,想塞四个28寸行李箱得费点力气。充电口在车头右侧,怕进水?厂家信誓旦旦做了密封,但雨天还是别手欠。据说胎是米其林高端系列,补一下300块,土豪也小肉痛。
随手提几件生活趣事,后视镜可自动折叠,用着方便。车机支持OTA升级,系统会进化?主打一个科技感。屏幕亮、分辨率高,一到艳阳天分分钟反光,翻开说明书唯一办法——拉窗帘。香氛系统选项多,香味散得快就得多按几次再补补。“激光雷达别凸出来洗车时记得绕着走”,工作人员嘱咐得像亲哥。“冰箱制冷得俩小时,记得提前安排,冬天座椅调最低也暖和”。
细枝末节讲究的还不少,车门开口够大,上下车不磕头,就是停窄点儿容易变体操运动员。上市之前围观群众就已兵家必争,仰望U8L、红旗国耀、大大小小一对比,不服来战的样子。动力配置接近,科技氛围拼个不相上下,但奇瑞这版面敢称年轻时尚还是勇。而那八层喷漆工艺、售后修漆价可能让人“小心肝颤抖“。
导航带实时路况,胎压监测每轮各带传感器,钥匙口袋里不用掏出来,感应自动解锁这波操作够体面。下雨免受夹手烦恼。后雨刮扫水区小,遇上雨雪天得靠自己手勤。腰部支撑没电动只手调,冬天戴手套开门有点抓瞎,必须吐槽。冰箱放热饮加热了周边,建议全车人吃雪糕冷饮。空调三档风量,精确调温,关门一按全封闭,舒适还是顶配。但手机无线充区不大,致敬一下国产小屏党。后排中间没独立出风口,遇到南方闷热天多开两次门透气吧。全景天窗敞开,冒雨就得记得关——童年的教训谁忘得了?
总的说,风云T11对得起“家用长途神器”的称号,大空间、大配置,不怕大风大浪。不差钱的家庭出行,开着它确实有体面感。可动辄四五十万往上,这价格放在三年前肯定让人喊神经病——毕竟进口车横着摆。随便一盘点,现在新能源市场百花齐放,卷的不只是配置参数,还是那份“野心满满”。奇瑞这回,敢于叫板顶级豪车,气势和信心确实到位。市场买不买单?搞不好还真看趋势。有胆子就有机会,没有买家,恐怕只能一桌好菜自娱自乐了。
说一千道一万,这玩意儿到底值不值?那是标准判卷题。有人要“硬核实力”,有人就认“价格厚道”,也有图个“智能科技炫技”。有钱的会买新鲜,想省心的还是等等看。咱国家纯电、混动、增程你方唱罢我登场,“米其林大胎/座椅加冰箱/九宫格大屏”都成了必选项。大家想要的不是一辆能跑1400公里的巨大玩具,而是一辆真正能解决问题、省心又靠谱的车。至于说厂家吹出来的那点“高端感”,到底是不是贴身护体还是换皮高仿,试车场上跑几圈、过几年的市场一看见分晓。
再回过头想,为什么老外看到会摇头?咱不妨大胆代入:一是同类豪车多牛逼早已看惯,二来国产新品牌将配置拉满,敢冲高端,他们认为水分还不小。其实,更有意思的是,这正是中国品牌想摆脱“性价比陷阱”、闯高端市场的内心呐喊。星芒灿烂下,是偶像级光环还是进一步被打回原形?谁也说不准,也没人想只做陪跑。“国产豪华”和“割韭菜”?悬疑谜底接下去就等消费者自己揭开。
看完风云T11这波操作,你们会考虑买吗?配置拉满、空间大、科技范,但价位往上一冲,是勇气还是赌气?来聊聊,你觉得国产“豪华对标”这把玩得值不值?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