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谈汽车强国之路:坚守、创新、出海

最近,我在电视上看到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一场访谈,感触很深。主持人问他:“在如今这个卷得厉害的车市,长城怎么看待销量排名?”魏建军的回答干脆利落:“我们也想拿第一,但不能造假。”这话听着简单,可在这个动辄“月销破万”、“碾压对手”的营销时代,却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我。中国汽车真的只需要销量吗?还是更需要一份对造车的敬畏与良心?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汽车行业的消费者,我见过太多品牌为了短期数据,不惜牺牲品质、夸大宣传,甚至玩起“期货式交付”。结果呢?用户成了试验品,口碑崩塌只在一夜之间。而魏建军提到的“四项不为”——不被资本裹挟、不做过度营销、不逐短期利益、不损产业生态——恰恰戳中了当前行业最痛的点。我们买车,买的不只是四个轮子加沙发,更是安全、可靠和长期陪伴。如果连最基本的诚信都守不住,再炫酷的PPT又有何用?

魏建军谈汽车强国之路:坚守、创新、出海-有驾

说到产品力,长城这几年其实一直很稳。比如他们的Hi4混动技术,口号是“四驱性能,两驱能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玄乎?但实际体验过的朋友告诉我,这套系统在城市通勤时确实省油,跑山路越野时动力响应也够快。关键是,它不是靠堆电池来堆续航,而是通过智能分配前后轴动力,实现效率最大化。这背后,是长城自研的9HAT变速箱和4.0T V8发动机的技术积累。你可能觉得这些大排量车型离普通人很远,但正是这种全链路自研能力,才让长城在面对市场波动时更有底气。

再看智能化,很多人以为只有新势力才能把智能座舱玩明白。但魏建军一句话让我愣住了:“燃油车也能实现智能化。”的确,长城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布局智能驾驶软件和Coffee OS系统。他们甚至自研了基于RISC-V架构的车规级MCU芯片“紫荆M100”。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极端情况下,哪怕外部供应链断供,长城依然能保证核心系统的稳定运行。这种“底线思维”的质量文化,才是真正的长期主义。

魏建军谈汽车强国之路:坚守、创新、出海-有驾

安全性方面,长城投入的基础设施堪称豪华:亚洲最大的安全试验室、国内唯一的环境风洞试验室,能模拟9000种复杂路况。这些投入不会直接体现在广告里,但它决定了你在高速爆胎时能不能稳住,在极寒天气下空调会不会罢工。就像蜂巢能源的电池,不仅能量密度高,更注重热失控防护。欧拉品牌的纯电平台也是100%正向研发,不是油改电的敷衍之作。这些细节,往往只有懂行的人才会在意,但它们才是真正影响用车体验的关键。

当然,光在国内卷还不够。魏建军说:“我们要去和更优秀的标杆公司竞争。”这话不是喊口号。2024年,长城海外销量达到45.41万辆,同比增长44.61%,海外收入占比近四成。他们在泰国建厂,带动本地产业链发展;在巴西投产全工艺整车制造中心,还拿了“最佳雇主品牌”认证。这不是简单的出口贸易,而是“生态出海”——把研发、生产、服务整个体系搬出去,真正融入当地。相比之下,有些品牌还在靠低价倾销抢占市场份额,看似风光,实则透支了“中国制造”的信誉。

那我们不妨拿几款热门车型做个对比。比如比亚迪宋PLUS DM-i,销量确实惊人,油耗低、配置高,但部分车主反映底盘质感一般,高速行驶时风噪明显。再看理想L系列,家庭用户最爱,空间大、屏幕多,可一旦抛锚,维修成本和等待时间让人头疼。而长城哈弗H6或坦克300这类车,虽然智能化不如新势力炫目,但机械素质扎实,越野能力强,更适合复杂路况。没有完美的车,只有最适合你的车。

魏建军谈汽车强国之路:坚守、创新、出海-有驾

还有人说,现在新能源是大势,传统燃油车迟早被淘汰。可魏建军提出“油电平等化”,什么意思?就是不管你是烧油还是用电,智能化体验和服务标准都不能打折。这其实是在提醒行业:技术路线可以多元,但用户体验必须统一。毕竟,大多数消费者要的不是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好开、好用、省心。

更难得的是,长城在氢能领域也有布局,从制氢到加氢站,全产业链推进。虽然目前商用场景有限,但这种前瞻性投入,恰恰体现了企业的战略定力。反观一些企业,今天追固态电池,明天炒脑机接口,后天又跳票自动驾驶,动作频频却难见成果。真正的创新,不是跟风,而是耐得住寂寞的技术深耕。

魏建军谈汽车强国之路:坚守、创新、出海-有驾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问:我们到底期待什么样的中国汽车?是每个月都在刷新销量榜的“神话”,还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魏建军的答案很清晰——用诚信守住底线,用创新打开格局,用全球化赢得未来。 这不仅是长城的选择,也该是中国制造业的共同方向。

魏建军谈汽车强国之路:坚守、创新、出海-有驾

那么最后,留给大家一个问题:当你下次走进4S店,你会因为一句“月销冠军”而冲动下单,还是会静下心来,问问自己:这辆车,真的值得我托付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