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被嘲的“六眼飞鱼”,销量破2万!蔚来靠它打翻身仗?

谁能想到,一款在去年底初露锋芒时饱受争议的车型,如今竟能销量飙升,成为市场上的“黑马”?

9月份,这款名为“萤火虫”的小车,销量数据令人侧目:5775台,环比增长33%,一举创下历史新高!

更令人振奋的是,其累计销量已稳稳突破了2万台大关。

回溯过往,从第一个1万台的三个多月,到第二个1万台的两个多月,这速度的攀升,宛如蓄势待发的火箭,即将冲破云霄。

当年被嘲的“六眼飞鱼”,销量破2万!蔚来靠它打翻身仗?-有驾

彼时,在2025 NIO Day 后的用户小聚上,品牌负责人金舸一句“2026年 NIO Day,萤火虫将庆祝十万台销量达成”的豪言壮语,在当时听来或许有些遥不可及。

但如今看来,距离这个目标,平均每月仅需约6000多台,以目前近6000台的体量,这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作为一名亲历者,更是萤火虫的车主,我近期有幸在NIO Radio与品牌营销负责人浦洋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复盘这款车的产品力、营销策略,以及它在中国精品小车市场中占据的独特生态位。

当年被嘲的“六眼飞鱼”,销量破2万!蔚来靠它打翻身仗?-有驾

初登台的“惊鸿一瞥”与“误解之深”

回首萤火虫的初次亮相,用“天崩开局”来形容绝不为过。

那场发布会,舞台的宏大、车型未经过度的包装,以及夜晚登场时灯光未能充分展现车辆的精妙之处,都为它招致了铺天盖地的负面评价。

倘若当时能将其置于明亮的独立空间,或以更精心设计的灯光角度呈现,其整体观感和外界风评想必会截然不同。

当年被嘲的“六眼飞鱼”,销量破2万!蔚来靠它打翻身仗?-有驾

“恶评如潮”之下,金舸先生在随后的群访中,即便并未安排,也“被迫营业”,坦然接纳所有批评,只盼望大家能“多看几眼”。

而正是这“多看几眼”,让不少人逐渐发现了萤火虫的真实魅力。

它并非仅凭那“三重奏”灯光造型便能概括,更在于其车身比例的协调、轮廓的流畅以及细节的精雕细琢。

当这些元素融为一体时,萤火虫所呈现的,远非初登台时那般只有“六眼飞鱼”的突兀。

当年被嘲的“六眼飞鱼”,销量破2万!蔚来靠它打翻身仗?-有驾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其外观的精致感与内饰的简约、细腻达到了高度统一。

甚至在诸如前备箱、座椅坐垫下储物等细节之处,都蕴含着不少巧思,为用户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便利。

当年被嘲的“六眼飞鱼”,销量破2万!蔚来靠它打翻身仗?-有驾

更令人惊艳的是,车机系统的UI设计,堪称当前汽车界审美的新标杆。

其创意、巧思和品味,足以让所有车机系统开发者前来取经,学习何为真正具有设计感的交互界面。

当年被嘲的“六眼飞鱼”,销量破2万!蔚来靠它打翻身仗?-有驾

安全与审美的“双核驱动”:精品小车的炼金术

可以说,比亚迪海鸥以“安全”为基石,奠定了中国纯电精品小车市场的基调。

全系标配ESP及高安全气囊配置,让市场看到了城市代步车在安全性能上的无限可能。

海鸥凭借其犀利设计和越级安全,有力证明了即使是经济型车型,在用户最看重的安全领域,也绝不能妥协。

萤火虫,虽价格定位更高,但同样遵循了“安全是精品小车不可动摇的基石”这一原则。

它标配了9个安全气囊,这一数字甚至与当时的高端车型ET9持平。

而在9月份,萤火虫更是斩获了中欧双五星以及中保研的最高评级。

要知道,在仅4003mm的车身尺寸内实现如此高的安全标准,对于研发团队而言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这充分证明了其在安全性能上的强大实力。

当年被嘲的“六眼飞鱼”,销量破2万!蔚来靠它打翻身仗?-有驾

这背后,源于萤火虫最初的定位:一款为全球市场,尤其是欧洲微型车需求而生的出口车型。

因此,从研发伊始,安全便被置于了最高优先级,以满足严苛的全球安全法规。

而4米级小车在安全性能的标定上,本身就比大型车更为复杂,这预示着萤火虫从诞生之初,便注定了其不凡的品质与价值。

在审美层面,萤火虫更是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六眼飞鱼”的前脸设计,见仁见智,但其三个独立头灯的创新组合,无疑打破了陈规,跳出了“模仿”的窠臼。

即使有人初见时将其与本田e相比较,但考虑到本田e在中国市场的缺席以及现已停产的事实,这种对比显得不那么有说服力。

当年被嘲的“六眼飞鱼”,销量破2万!蔚来靠它打翻身仗?-有驾

抛开“三重奏”大灯的标识性设计,萤火虫的车身线条,特别是尾部的环形设计,不仅强化了车身结构,更是一种独创的视觉语言。

这份审美,不仅体现在外部,其内饰的简约、恰到好处,以及车机系统的视觉呈现,共同营造出一种强大的情感连接。

低配车型的彩色安全带,便能让人眼前一亮;而高配车型中,麂皮与皮革的拼接,辅以绿色或紫色的内饰选择,即便需额外花费3000元,也让众多消费者心甘情愿。

可以说,蔚来将流畅、高级的审美理念注入了萤火虫,使其在打开车门的那一刻,便能赢得15万以内电动小车市场中,最挑剔用户的赞许。

当年被嘲的“六眼飞鱼”,销量破2万!蔚来靠它打翻身仗?-有驾

“蔚来系”的基因:品牌溢价与越级体验

萤火虫的成功,除了产品力的硬核支撑,更离不开其“蔚来系”的品牌基因。

正如许多选择MINI的消费者,看重的是其“宝马”的光环一样,萤火虫若非蔚来旗下的产品,恐怕难以在价格、销量上取得如今的成就。

当年被嘲的“六眼飞鱼”,销量破2万!蔚来靠它打翻身仗?-有驾

首先,借助蔚来现有的销售渠道,萤火虫得以大幅节省了营销与渠道成本。

这使得它在保持自身价格优势的同时,与MINI、smart等竞品拉开了显著的价差。

其次,蔚来门店所代表的高端品牌调性与优质服务水准,也为萤火虫的用户提供了远超一般中国品牌纯电小车的越级体验。

正如浦洋老师所言,萤火虫像是“蔚来的幺儿”,它诞生于蔚来成熟完善的体系之下,共享了蔚来多年积累的品牌声誉与技术成果。

“蔚来的萤火虫”,这一定位赋予了其天然的高端属性。

即便蔚来品牌尚需努力追赶宝马等传统豪华品牌,但这份“高出一点”的基因,加上其本身过硬的产品力,足以让萤火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值得玩味的是,在销量上,真正受到萤火虫冲击的,并非MINI或smart,反倒是大众ID.3。

两者在后驱、纯电、续航里程和价格区间上高度相似,但萤火虫以更精简的配置策略、更前卫的设计以及更强的情绪价值,显然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情绪价值的“具象化”:从功能到体验的升华

“蔚来的萤火虫”真的能让人如此“上头”吗?

从实际使用体验来看,许多被当局者忽略的细节,恰恰是用户在选择时极为看重的。

经过两次重要的OTA升级,萤火虫如今已具备了许多在更高级别车型上才有的功能:五路行车记录仪(哨兵模式也即将上线)、调节音量时的动态音效、可自由拖动的盲区影像、流媒体后视镜、以及创新的“随心停”功能(用户可在地面绘制停车区域,实现无标线自动泊车)等等。

当年被嘲的“六眼飞鱼”,销量破2万!蔚来靠它打翻身仗?-有驾

尤其在灯语方面,三重奏灯光设计的精髓得到了彻底释放,让“六眼飞鱼”前脸焕发出灵动生命力,而非仅仅是呆板的三个光源。

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萤火虫通过较短的迭代周期,已经实现了多项深受用户喜爱的功能落地。

相比同级别对手如ID.3,这些优势是跨代际的,绝非简单的OTA升级或后期加装所能弥补。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萤火虫不仅比中国品牌电动小车更显高端,比MINI、smart更具性价比,比ID.3更智能,更重要的是,它在安全与设计上拥有独树一帜的优势。

卡位在13万元以内的价格区间,其市场影响力足以向下渗透至更广泛的细分市场,其销量潜力不容小觑,远非仅仅对标电动MINI。

更深层次来看,萤火虫的销量佳绩,再次印证了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精品小车领域依然是一片充满机遇的蓝海。

近年来,大尺寸SUV和MPV市场的蓬勃发展固然令人瞩目,但它们真的适合每一个人的日常通勤需求吗?

或许,“一大一小,各有所长”才是最优解。

正如大车市场的火热,反衬出小车市场同样拥有巨大的潜力。

关键在于,你的产品是否足够优秀。

“一车独秀”的战略与“玩转改装”的生态

最后,还有两点值得深入探讨:

其一,萤火虫采取了“单品战略”,聚焦于一款车型,这与当年MINI和smart的辉煌时期颇为相似。

这种策略的核心在于打磨好一款产品,而非像如今的smart那样,涉足多平台。

其二,在萤火虫这款车型上,品牌将大力尝试各种联名与官方改装。

这无疑是延续了MINI和smart的经典玩法,特别是smart,至今仍是全球联名合作最为活跃的品牌之一。

早在8月底,萤火虫便推出了限量333台的“游牧美拉德特别版”。

该版本在车身颜色、内饰以及轮毂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定制。

虽然官方加装总价高达9000元,但限量版仅比基础款溢价8000元,一经推出便迅速售罄。

当年被嘲的“六眼飞鱼”,销量破2万!蔚来靠它打翻身仗?-有驾

通过提供内饰、外观、轮毂等个性化加装选项,萤火虫为官方改装版本预留了 ample space。

其营销策略已然清晰:尽管仅有一款车型,但将通过不断推出的衍生版本来保持产品的生命力。

这有效避免了因产品声量衰减而导致的降价危机,也巩固了其初期的定价优势。

当依靠基础定价(配合蔚来BaaS电池租赁计划,以更低门槛拥有整车)就能实现稳定且可观的销量时,持续推出的特别版便成为了营销的下一个发力点。

据我所知,下一款特别版已蓄势待发,届时必将引爆市场!

即便不选择官方改装,购买一台素车后自行改装,也已成为萤火虫车主们的一种默契。

个性化改装的兴起,本身就建立在用户较高的消费认知之上,这也使得萤火虫的车主群体,在消费力上,与那些主打经济实惠的车型形成了显著区分。

当年被嘲的“六眼飞鱼”,销量破2万!蔚来靠它打翻身仗?-有驾

须知,这一切的成就,都发生在萤火虫尚未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换电”能力之时。

而到了明年,随着蔚来第五代换电站的上线,能够换电的萤火虫,方能称得上是“完全体”。

当年被嘲的“六眼飞鱼”,销量破2万!蔚来靠它打翻身仗?-有驾

因此,月销5000多台,绝非其销量天花板。

在中国市场,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精品小车,其想象空间依然广阔。

更重要的是,萤火虫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产品本身,其独特的品牌调性与鲜明的个性,也让竞争对手难以轻易复制。

或许,蔚来在中国电动车市场近十年的品牌深耕,正通过萤火虫这款小巧玲珑的车型,展现出其无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