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计划,今年9月1日起,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将正式实施。新标准进一步完善了包括电池组在内的防篡改要求,同时对铅酸电池提出轻量化要求。业内普遍认为,这将淘汰一批研发能力不足的电池企业。
而绿源、极核两个电动自行车品牌就因抽检不合格被点名。检测结果显示,绿源车型的整车质量、蓄电池防篡改、照明项目,以及极核车型的整车质量、蓄电池防篡改项目均不符合现行《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18)。
随着电动车自行车新国标的实施,新国标在防火阻燃、电池安全、智能功能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直接拉动相关技术领域的市场需求。例如:
电池技术迭代:新国标要求电池组具备互认协同充电、耐高温追溯编码等功能,并明确淘汰高镍三元锂电池。这为磷酸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安全性能更优的技术路线提供了发展机遇。雅迪等企业已布局钠电池研发,计划推出符合新国标的车型。
智能功能普及: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的强制要求,将带动物联网模块、传感器等配套产业的发展。经营性车辆必须安装北斗模块,普通车型可由消费者自主选择,为相关技术供应商创造增量市场。
材料创新需求:塑料占比限制(≤5.5%)和非金属材料阻燃性能提升,促使企业采用高阻燃复合材料,推动化工、材料行业的技术升级。
这无疑会加大各个企业的压力,比如技术投入的增加,例如,雅迪 2024 年研发投入 11.47 亿元,占营收近 4%,而中小企业可能难以承担类似成本。
检测认证复杂度提升:新国标新增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要求,需建立更严格的检测体系,增加合规成本。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信息,第一批符合《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有 6 家,分别是天津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台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浙江雅迪机车有限公司和重庆雅迪科技有限公司。
第二批拟公告符合条件的企业有 25 家,包括天津雅迪实业有限公司、安徽雅迪机车有限公司、广东雅迪机车有限公司、江苏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等。
第三批拟公告符合条件的企业有 13 家,包括天津金箭电动车有限公司、天津捷马电动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小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台铃电动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
新国标的正式实施,带来不小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机遇,预计将在未来的3~5年中,为生产技术和装备市场带来千亿元级别的增量。核心装备和新材料需求包括:自动化生产线升级、自动化检测设备、自动化设备集成MES(制造执行系统)、自动化物流和仓储、智能网联技术、轻量化材料、防火阻燃材料等。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将驱动整个行业的智造升级,而SVMT展会作为电动车行业的首个装备型展览会,将聚焦电动车产业变革核心,汇聚业内顶尖智能装备技术与高性能材料解决方案,直击新国标下材料、质量、合规性等痛点,旨在打造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生产技术的首发平台,打通设计研发到高效量产的关键桥梁,助力电动自行车及周边配套企业抢占智能制造新高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