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小米造车的首场硬仗,对手不是特斯拉,也不是比亚迪,而是上汽通用五菱的宝骏?最近网上疯传的一张对比图,直接把小米SU7和宝骏云朵摆上了擂台——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小米定价20万级的新车,居然在空间和配置上被宝骏去年推出的10万级旧款碾压。网友炸锅了:“雷军连夜开会改PPT了吧?”
第一幕:擂台摆好,拳头还没出就输了气势 小米SU7的发布会还热乎着呢,雷军刚说完“50万以内最好看、最好开”,转头就被网友扒出宝骏云朵的实拍对比。同样是紧凑型车,宝骏的后排腿部空间多出5厘米,后备箱容积大50升,连座椅材质都是同款生态麂皮。更扎心的是,宝骏用的还是去年上市的旧平台,价格只有小米的一半。
这画面像极了学霸考前放狠话,结果被隔壁插班生用去年的考题拿了满分。社交媒体上段子横飞:“宝骏:感谢友商帮我清库存”“雷总是不是把‘性价比’三个字忘在手机部门了?”连汽车博主都忍不住调侃:“小米的‘为发烧而生’,这回真让车主钱包发烧了。”
第二幕:刀光剑影里的技术暗战 表面看是空间和价格的对比,内行却盯着核心三电系统较劲。宝骏云朵的电池包能量密度做到180Wh/kg,小米SU7虽然宣称“行业领先”,具体数据却藏着掖着;电机效率上,五菱的扁线油冷技术早就在宏光MINI上验证过百万台可靠性,而小米的HyperEngine V8s还停留在实验室PPT阶段。
最狠的是智能化对比。宝骏去年就上了大疆车载的灵犀智驾2.0,城区导航辅助驾驶已经推送用户。反观小米,城市NOA要等到2024年底——那时候宝骏的下一代系统都该上路了。有业内人士透露:“五菱玩的是农村包围城市,先用低价车攒数据,再往上打。小米想靠品牌溢价硬刚,结果被老江湖用田忌赛马教育了。”
第三幕:官司背后的行业生存法则 就在吃瓜群众等着看戏时,突然传出小米以“商业诋毁”起诉宝骏的消息。原来五菱的经销商在直播里直接拆车对比,还把SU7的钣金接缝拍了个特写。这一手堪称精准打击:既没造谣数据,又用实车细节戳破了“高端化”泡沫。
汽车行业的老人早就见怪不怪。当年大众和丰田互撕钢板厚度,特斯拉和比亚迪隔空比续航,哪个不是刀刀见血?但小米的尴尬在于,手机圈那套参数营销搬到汽车界,碰上了更较真的消费者——毕竟20万的车,谁也不会为个LOGO买单。
现在压力全在雷军这边:是咬牙硬撑高端定位,还是学红米搞个“汽车界的K系列”?网友已经开始脑补剧情:“建议连夜成立‘红米汽车’,价格对标五菱,发布会直接喊话‘不服跑个分’!”
这场对决最魔幻的地方在哪?不是输赢,而是行业规则的改写。当传统车企用十年积累的技术储备,迎战互联网公司的流量打法,到底谁在教谁做人?话说回来,如果连宝骏都能把小米逼到墙角,那些虎视眈眈的比亚迪、吉利们,是不是该给雷总递瓶速效救心丸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