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压力下的4S店:仅37.4%达标,艰难求生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2023年的汽车市场,“竞争”可能是最准确的描述。从年初到年末,汽车制造商似乎一直在忙碌不已。随着新车不断上市,价格竞争也激烈展开,传达出一个无情的事实:在这场残酷的筛选中,没人能够轻松应对,最终只能有一方存活。

在这种形势下,前线的4S店成为竞争的核心。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近期发布的“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中,披露了一组令许多4S店老板和投资者感到担忧的数据。

调查显示,仅有37.4%的经销商达成了年度销量目标,而完成70%-90%销量的经销商占39.4%,而那些销量完成率不足70%的经销商更是多达23.2%。

内卷压力下的4S店:仅37.4%达标,艰难求生-有驾

当我把这些数据与郑州某自主品牌经销商的店总进行讨论时,他认为这些数据相对真实,但仍需依据具体品牌深入分析。去年的传统豪华品牌并未受到太大冲击,虽然利润有所减少,但优惠力度也加大了。合资品牌的情况却不容乐观,销量大幅下滑,价格优惠力度也随之增加,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未能跟上预期。采用代理模式的新兴品牌去年的表现也只是一般,个人认为这些店的盈利状况并不理想,主要依赖主机厂的支持维持运营。而一些头部的自主品牌也未能如预期般顺利,去年由于车价下降,单车利润较低,只有经营多年的老店仍能勉强维持,新开店面面临较大压力,即使是强劲品牌如比亚迪也难以幸免。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提到经销商眼中的去年关键词,包括“竞争”、“价格战”、“亏损”、“新能源冲击”和“生存”等。

内卷压力下的4S店:仅37.4%达标,艰难求生-有驾

展望即将到来的2024年,大多数经销商认为汽车需求将延续去年下半年的增长趋势,市场整体将会有所回升,但随之而来的竞争也将愈发激烈,面临新车价格下探、库存压力增大、资金紧张和单车利润下降等诸多挑战。

我们回顾2022年至2023年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指数的变化,2023年的数据用蓝色折线表示,红色折线对应的50%为库存指数的基准线,低于此值为合理范围,反之则显示库存压力较大。库存滞留资金的持续高于流通资金,对4S店的抗风险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实力较弱的店面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内卷压力下的4S店:仅37.4%达标,艰难求生-有驾

显而易见,2023年的每个月库存预警指数均高于荣枯线,其中3月份的指数甚至达到了62.4%,可见4S店在库存和资金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些艰辛只有每位老板和投资者心中清楚。

“逃避无济于事,现在是全力以赴的时候,唯有将对手淘汰才能生存。我们已经做好准备,2024年将迎难而上,无论多么艰难都要生存,渡过这一阶段。”这位经销商的店总向我倾诉了他的想法,显然,这种心态并不孤独,这种残酷的现实正是当前汽车市场的真实写照。

内卷压力下的4S店:仅37.4%达标,艰难求生-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