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一辆增程车,纯电续航能跑500公里吗? 不是纯电车哦,是那种带油箱的混动车型。
零跑D19就这么干了,给它塞进了一块80.3度的超大电池,日常通勤几乎不用加油,直接把“增程只是过渡”的老观念掀了个底朝天。
这还只是开胃菜。 纯电版本直接上了115度电池,续航冲到了720公里。 零跑玩得更狠的是电池本身,他们和宁德时代搞了个“超级混电芯”,不是简单把三元锂和磷酸铁锂拼在一起,而是在同一个电芯里让两种材料共存。
简单说,就像一杯咖啡里同时融入了巧克力和香草味,不是分层,是融合。 这种技术以往只出现在实验室里,现在直接量产上车。
为什么说这事够反常识? 传统混动车的电池大多在40度左右,纯电续航200公里已经算优秀。
零跑D19增程版直接把电池干到80度以上,比不少纯电车型的电池还大。 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人工作日根本不用碰油箱,周末长途才需要加油。 这种“电为主,油备用”的思路,彻底改变了混动车的使用逻辑。
充电速度也是硬核升级。 800V高压平台加持下,30%到80%电量只需要15分钟。 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补能300多公里。 纯电版更是全栈1000V架构,低电量时还能保持高功率输出,避免“充电越慢越焦虑”的尴尬。
智能化方面,零跑D19堆料堆得让人眼花缭乱。 行业首发的双高通8797芯片,算力高达1280TOPS,相当于同时处理几十路4K视频的数据量。 这套系统实现了“舱驾一体”,意思是座舱和驾驶系统不再各干各的,而是实时联动。 比如导航预判到前方弯道,悬架会提前调节软硬,AR-HUD也会提示最佳路线。
智驾硬件直接标配激光雷达,支持4-150km/h全速域主动刹车。 更有意思的是“凌波微步”系统,通过摄像头和雷达扫描路面,提前识别坑洼或减速带,悬架自动调整高度和阻尼,官方称之为“魔毯”效果。 实际开起来,过坎像踩在气垫上,颠簸感被过滤得七七八八。
底盘黑科技还有更实操的,圆规掉头功能。 3.6米的转弯半径,让这台5.2米长的全尺寸SUV能在窄路轻松调头。 爆胎防护系统也升级到2.0版本,从识别到稳定车身只需200毫秒,比人眨眼的速度还快。
安全层面,车身用了9横3纵的笼式结构,关键部位用了2000MPa热成型钢。 电池包通过十级安全测试,包括针刺、挤压和高温实验,短路后72小时内不起火。 这些数据背后是实打实的碰撞标准升级,瞄准的是2026年才生效的新国标。
坐进车内,配置更是直接向百万豪车看齐。 Nappa真皮座椅、60英寸AR-HUD都是标配,后排甚至装了车载氧舱,能提供弥散式或鼻吸式供氧。 高原旅行时,这个功能可能比多50公里续航更实用。 座椅支持一键放平,变成一张双人床,露营模式直接拉满。
空间上,D19轴距超过3.1米,提供6座和7座选项。 第三排不再是“宠物座”,成年人坐进去腿脚能舒展。 后备箱在满员状态下还能塞进两个28寸行李箱,家庭出游不用在人和行李之间做选择题。
价格虽然还没公布,零跑以往的定价策略总是出其不意。 20-25万区间如果成真,意味着理想L9、问界M9这类50万级车型的配置,被直接拉到了半价。 双腔空悬、激光雷达、1000V平台……这些曾经顶配车型才有的硬件,现在可能变成标配。
零跑之所以敢这么玩,背后是全域自研的底气。 从电池管理到电机电控,全部自己掌控,成本比外包降低30%以上。 供应链上,宁德时代、采埃孚这些顶级供应商直接合作,保证了硬件不掉链子。
市场反应已经开始发酵。 发布会后,不少网友调侃“这是来掀桌子的”,也有消费者担心定价过低会不会牺牲品质。 零跑用C系列车型的销量证明过,低价高配不是不可能。 D19的出现,很可能让30万级SUV市场的竞争从“拼参数”进入“拼技术”阶段。
这款车的发布节点选在2025年10月,正值新能源车市进入下半场。 政策补贴退坡后,玩家们必须靠真实力说话。
零跑D19用电池技术、智能硬件和定价策略的三重组合拳,展示了一条新路径:不做追随者,直接定义规则。
当然,实车体验才是最终答案。 续航是否虚标? 智驾是否流畅? 这些需要第一批用户去验证。 无论如何,零跑D19已经让2025年的新能源市场多了不少火药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