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摩托车”在部分县城上线,5元起步价真香,专家却说慢撒欢

“叮!您有新的‘摩的’订单!”湖南桂阳的李师傅手机一响,整个人瞬间支棱起来。这位曾经的“摩的界老司机”如今穿上平台制服,戴上安全头盔,活脱脱从“野生的哥”变身“正规军”。最近广东、湖南多个县城流行起网约摩托车,5块钱起步价比网约车便宜一半,打工人直呼“真香”!

“网约摩托车”在部分县城上线,5元起步价真香,专家却说慢撒欢-有驾

在乐昌跑活的彭师傅算过笔账:平台抽成10%,他每天跑二十多单,月入五六千比打工强。这价格比出租车温柔多了——“搭摩行”2公里5元,“摩的一下”6元,还附带安全培训、限载规定,连头盔都给你备好。乘客小王调侃:“以前坐摩的像拆盲盒,现在扫码能看到司机评分,安全感拉满!”

“网约摩托车”在部分县城上线,5元起步价真香,专家却说慢撒欢-有驾

不过这波操作可把郑州、日喀则的朋友看懵了。要知道郑州2019年就明令禁摩,日喀则去年10月还在严打“黑摩的”。这边县城刚玩起“互联网+摩的”,那边大城市还在为“禁与放”掰手腕。这魔幻场景,活像城乡发展差距的微缩景观。

“网约摩托车”在部分县城上线,5元起步价真香,专家却说慢撒欢-有驾

平台负责人倒是门儿清:“咱们专攻县城交通痛点。”在公交班次稀疏的粤北山区,摩托车就是“毛细血管”。但问题也来了:司机有没有营运证?保险怎么算?出了事故算谁的?这些灵魂拷问,直接把监管部门整不会了。

“网约摩托车”在部分县城上线,5元起步价真香,专家却说慢撒欢-有驾

专家团这会儿正吵得热闹。国际智能运载协会的张翔秘书长力挺:“存在即合理,堵不如疏!”南开大学法学院陈兵副院长皱眉:“安全红线不能碰,得给摩托车办‘身份证’。”付建律师支招:“学学网约车,人车证三合一。”连大有律师补刀:“平台别当甩手掌柜,得给乘客上保险!”

“网约摩托车”在部分县城上线,5元起步价真香,专家却说慢撒欢-有驾

最逗的是李师傅的现身说法:“现在接单前得刷安全题库,比考驾照还认真。”他展示手机里的培训记录,俨然一副“被知识武装到牙齿”的架势。不过当被问到“超载怎么办”,这位老师傅挠头笑道:“总不能把媳妇孩子撵下去吧?”

“网约摩托车”在部分县城上线,5元起步价真香,专家却说慢撒欢-有驾

这波县城网约摩的潮,堪称交通领域的“下乡创新”。就像当年电商进村、外卖下乡,摩托车也搭上了数字化快车。但如何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专家们开出药方:给摩托车上“电子户口”,司机考“微型从业证”,平台建“安全信用分”。说白了,既要让打工人坐得起,也要让监管部门睡得着。

“网约摩托车”在部分县城上线,5元起步价真香,专家却说慢撒欢-有驾
看着县城街头穿梭的“小电驴”方阵,突然想起那句老话:“存在不一定合理,但存在必有原因。”当大城市还在为禁摩争得面红耳赤,小县城已经摸索出“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新解法。或许真正的城市治理智慧,不在于简单禁止,而在于如何让新业态在规范中生长,在创新中安全。毕竟,能让打工人少走两步路,让归家路更暖一点,这才是城市该有的温度,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搜索话题5月创作挑战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