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5天,尚界H5小订破8万台,这事儿放在微信热搜上也不稀奇。眼下,新能源车的水到底有多深?厂家发布的订单数字还能信吗?用户抢着给钱预订,这是不是产品厉害,还是别的什么因素推了一把?盘一盘,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说说这个现象。
新能源SUV的肉搏战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你看朋友圈、打开抖音,推的全是新车发布、优惠政策,谁家新能源SUV不到两周破万、破两万的,都不好意思发新闻稿。这可不是百米赛跑,是真枪实弹的厮杀。咱中国消费者啥都讲究“值不值”,可肚皮上不见得写着“韭菜”俩字,掏钱那可是本着会算账的原则——性价比、配置、续航,统统得看个明白。这回尚界H5不到半个月就小订8万台,你说没有点本事,谁信?
问题来了,这么大的热情到底是被什么点燃的?是上汽的动作快,还是华为的科技招牌,又或者是什么新鲜玩法?现如今,大家买车越来越理性,光有外壳新、噱头大,早都不好使了。
H5这回玩得其实挺明白。先看定位,选的就是15万-20万最火也最卷的价格带,这里头谁都知道是大蛋糕,跟比亚迪宋、深蓝S7、银河L7...”一大波选手直接杠上了。你说卷不卷?再加上越来越多的新品牌,手里拿着一把资本一窝蜂冲这个赛道,能不热闹么。所以H5要是让人记住,首先得比同行站得住。
有人说:得了吧,就是换了个壳的“华为智选”,技术大同小异。可仔细看看,H5压根不像是只玩堆参数、玩外观的车。鸿蒙座舱、HUAWEI ADS 4辅助驾驶、纯电/增程两套系统,这一通操作,账面上确实亮眼。刚好这一年,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特别吃香。先别管体验细节怎么样,有这些配置,消费者第一反应就是“先进”。而且这回增程/纯电两手准备,谁家用户都能照顾到。以前新能源车最大担忧是什么?续航焦虑。这回你想用油就用油,想省钱纯电也能开,总有一款适合你。
不过你不得不问一句:光着急把新鲜科技塞进来,体验真跟得上吗?市面上那么多辅助驾驶,不一样是“PPT牛X”?现在随便拉个车评人,都会抠细节,实际体验是不是那么回事,我们还真得等批量交付以后才能下结论。
再说说品牌。尚界算新牌子,虽说背靠华为,但终究和问界、鸿蒙智行不是一回事儿。用户买车到底是看产品,还是相信“技术选手”这个故事?在汽车这行,事情真不是短时间能混个脸熟的。虽然华为这块金字招牌光环很大,但对于车主来说,真正信得过的还得是售后体验、交付速度、质量控制。你新品牌,客服体系、4S店、充电配套,能不能立马接住成千上万的用户?订单火箭一样起飞,交付跟不上、服务掉链子,热度也许昙花一现。
有朋友质疑小订这“8万单”水分有多少?是不是要靠1块订金“搏热度”;反正停售随时能退,名义上有单,实则没消化多少。按理说,新能源新势力这两年都玩这套,谁不想先“秀肌肉”?但数字这东西,群众心里都明镜儿,短期凑齐,大定到手、拿真金白银交付才是真本事。
再一个,大伙最关心空间、续航。H5轴距2840mm——你可以说主流,但同级别好几家都悄悄飙到2900mm+了。空间不是越大越好,但正好被对手当成“打击面”。现在很多二胎家庭,讲究后排空间、后备箱能不能塞大件,这一点上H5还真不如卷王比亚迪宋“豪横”,实际体验得等用户提车后再说。
再来看续航,增程版CLTC235km纯电、综合1360km,纯电655km,这不是最猛的,尤其是纯电续航和对手比不算亮点。可问题来了:到底需不需要最极致的续航? 你上下班五十公里,家里能充电,谁会天天满电跑1000公里?大部分家庭用户都用不着超长续航,真正影响购买意愿的,还得回归到“够用就好”,“整体配置有没有优势”。
有人说:这么卖座,等上市之后真敢标低价不?技术配置下了血本,最后还要玩价格战。你想16-20万赛道,比亚迪历史上不是没打过“价格战”——一降价,全行业跟进,卷到你吐血。尚界H5敢不敢“刀法够狠”?又敢不敢玩限量爆款?现在说啥都早,9月23日一锤子落地,市场的脸色立马见分晓。
再说个可能被忽略的事儿,China的主流购车人群其实越来越理性,品牌不错可是新,续航不极致、配置是亮点,但价格都能接受,更多人会拿出来和自家老车、新上市SUV们直接对比,群众啥都能忍,就是不能吃亏。到头来,选车就是选“放心”二字。
一个大厂造车,靠技术拉力救场,把账面参数卷出来了就万事大吉了吗?其实,一台新车的成功靠的不是首发热度,而是稳定的后劲。从订单到交车再到售后,哪儿掉链子,下一批爆款就让别人抢去了。
尚界H5这波数据告诉我们:供应链和品牌联手依然有市场号召力,但能否在价格、服务、实际体验上把优等生当到底,还要翻过一座大山。技术创新谁都会写新闻稿、搞亮相,全都能造手机车,但谁能沉住气把几十万用户服务到位,才是真的狠角色。
话说回来,这次小订火爆未必完全代表后劲十足,也未必能躲开中国用户“热度消退”的冷静期。等正式上市,等用户评测交付,等社交平台的反馈发酵,才能看清楚是好开头还是昙花一现。
最后,再设问:新能源市场到底看重什么?是营销、品牌、还是技术体验? 或许答案早就在你身边,谁把客户当朋友,谁把服务做到心坎上,谁就能赢到最后。你问尚界H5能不能吃下这口蛋糕?咱们拭目以待,但千万别低估了中国消费者的眼光,这8万大定只是开始,往后的路,才最考验真本事。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