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这份榜单的时候,我经常会像吃自助餐一样,每种菜都夹一点,但是吃到嘴里才发现有的真香,有的没味儿,有的甚至让人怀疑人生。看着这个8月中型SUV销量排行榜,我不得不问一句:我们选车,到底是在跟着榜单走,还是在跟着自己的需求走?是榜首的大牌车就一定适合你,还是每月销量过万的,就注定你开着就牛气冲天?
榜单上特斯拉Model Y继续狠狠领跑,仿佛这车已经成为“卷”了新能源的代表。你会不会也像很多人一样,觉得高销量就是“懂车人”的首选?可销量和适合,其实不是一回事。买车是买回去开给自己,还是为了在朋友圈发个照片圈粉?这个问题,好像大家都懒得细想。
传统燃油SUV,比如大众途观L、探岳,销量依然高得离谱。有人说,德系车靠谱、家用省心,其实,一部分销量靠的就是老用户的口碑和惯性消费。可燃油车真的是每个家庭的最优解吗?油价天天涨、堵车天天有、油耗也不低,省心也变得不那么省心了。你是不是也会在心里嘀咕一句:都2024年了,电车不试试吗?
再看新能源崛起的那几位,比亚迪海狮06EV靠着新鲜感和智能配置,一上市就冲进前三,证明了智能化和新能源还是有点香。可是,这种新车的热度到底能维持多久?各家车企一窝蜂出电车,同质化得让人眼花缭乱,大家拼性能、拼智能、拼网红主播带货……可是拼来拼去,最后大家买的还是最划算的那几种。
榜单的中间段,开始热闹了起来,零跑C10、小鹏G7这些新势力,一边搞营销,一边做智能,还成了不少年轻人的首选。有人买了说,配置真高级,语音助手比手机还管用;有人吐槽,车子虽然新颖,但品控和售后让人闹心。这就像把外卖APP换个新界面一样,一开始惊艳,但用久了,老问题还在。
豪华品牌也没输,奔驰GLC、奥迪Q5L、宝马X3稳稳地在榜单上继续领舞。德系豪车的底蕴不是吹的。可是你要是真有钱,这三款车哪个都能闭眼选。但你要是真的想图个省钱省心,这三位其实对一般家庭就是个“看得见吃不到”的存在。买车是为了什么?为身份标签,还是为带孩子上学?路上的豪车多了,可真的用得上的人不多。
混动车型开始成趋势,榜单上的海狮06DM、宋L DM等插电混动,能油能电适合通勤,也顺应了大家对城市堵车和远途高速的双重需求。你说插电混动到底是哪类人的刚需?其实就是既想尝爆新能源福利,又怕在高速上电车趴窝的人。混动,是“怕死队”的安全线,但技术进步太快,几年后插电混动可能又成“尾货”。
再往后扫榜单,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小众车也混进来了,捷途山海L7、豹5什么的,看起来像SUV市场的“奇葩料理”,专挑那些喜欢个性的小众用户。这种车销量不高,却有固定粉丝。买车这件事,难道有人就专门为了不撞款、不随大流买车?答案是肯定的。可惜这样的个性选择,在销量榜只能做个点缀。
看那些榜单最后几页,月销量不足2000辆的车型多得吓人。有人说这是大浪淘沙,也有人觉得是消费者眼光变精准了。其实,这里面有很多车型也真心不错,但就因为没品牌加持、没网红背书、没媒体狂吹,最后只能默默陪跑。比如说腾势N7、护卫舰07,以前看着热闹,现在都掉队了。更新迭代是每个品牌都绕不开的坑,谁敢停下脚步,不跟潮流走,很快就会被市场遗忘。
剩下那些还在苦苦坚持的,比如极狐阿尔法T、岚图知音,月销量依然不景气。你会想,这些车企怎么还没放弃?他们其实懂得,细分市场总有需要的群体。就像理发店里有师傅只剪寸头,也有人专门捣鼓染发炉,虽然小众但总有人买单。这就是多元化市场下的现实。
回到SUV选车这事儿上,大家动不动问“销量第一值得买吗?”,我只能说:榜首的车未必是你的命定之选。销量有时候更像一个筛子,把大众选择和消费惯性呈现出来,但一个人买车,实际上绕不开自己的预算、需求、审美和用车场景。
比如说,家庭用车你会关注空间、舒适、售后,配置多不多,智能不智能,油耗高不高。年轻人追智能、拼颜值,最好加个大屏,还能发朋友圈;商务人士买车看气场,有没有品牌LOGO最好在前脸上能闪出来。你盯着榜单,其实也在看“别人怎么选”,但你真要理智一点,应该想想自己到底在乎什么。
有人说,榜单是主流价值观的映射,也是品牌实力的证明。可每辆车的后备箱都装着每个家庭的日常琐碎。你以为卖得好的都是幸福生活的保证,其实销量背后还有一堆“凑数”订单和“公司采购”。车企都知道,能跑量的才有话语权,但消费者要的是跑得远的才靠谱。
新势力车型这些年搞得风生水起,零跑C11排到第十二位置。有人酸说新势力“炒作”“包装”,但也没见老品牌就一定比新势力牢靠。大家用脚投票,谁能让用车更方便舒心,谁就能冲到前面。品牌是船,口碑是帆,用户才是风。你不关注榜单也罢,结果还是得自己掏钱试水。
中型SUV市场已经不是以前那种“只有油车独大”的局面了。现在有什么都能选,油车混动车电车各自都有卖点,大家都在折腾新技术新配置。这是好事,但也是让人“选择困难症”的根本原因。有时候你会发现你最看中的那个功能,隔壁品牌就下个月也跟上了。你说“创新”是“差异”,也是“同质化”开始的前奏。
最后我想说,买车这件事,别让销量榜把你带沟里。一辆车适不适合你,谁也替不了你决定。卖得好的不一定耐用,网红的也未必最安全。你可以参考榜单,但千万别迷信榜单;你可以听销售讲解,但别被花哨配置迷了眼。你要开着舒服,要保值,要售后方便,要维修靠谱,这才是硬道理。
市场永远在“洗牌”,排行只是当前的“分数”。真正的赢家,不是排在前面的号码,而是跑得时快时慢还能被用户记住。车企也别高兴得太早,今天榜首,明天一觉醒来掉到榜尾。消费者,还是那句话,别瞎选,看准了再下手,一辆车能陪你很多年,可别让榜单成为你“糟心买卖”的开始。
选车,不是跟风买爆款,是让每个日子用起来顺手放心。销量当然有参考价值,但记住一句话:榜单上卖得最好的,不一定就是你的最佳选择。分清自己的真需求,就不会瞎选,不会后悔。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