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几个,咱平时刷工信部网站,是不是就跟逛菜市场似的,看看今天又有啥“新菜”上架。
我这不,前两天就瞅见一盘硬菜,一道本不该出现在菜单上的菜——小鹏X9,尾巴上缀着俩字儿:增程。
当时我就琢磨,这事儿有意思了。
这感觉,就像你那天天喊着“摇滚不死”的发小,突然在KTV里声情并茂地点了首网络神曲。
你不能说他错了,但就是那个味儿,不对了。
时间往前倒个三四年,何小鹏要是听见“增程”这两个字,估计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那会儿的他,妥妥的“纯电原教旨主义者”,浑身上下都贴着“科技”、“智能”、“未来”的标签,就差把“汽油是魔鬼”刻在脸上了。
小鹏汽车的发布会,搞得跟科技春晚似的,谈的是算力,秀的是XNGP,那股子劲儿,就是要跟旧时代一刀两断。
可江湖这地方,专治各种理想主义。
现实给了这个“理工男”一顿结结实实的毒打。
G9的定价风波,让他从云端直接摔进了泥地,摔得七荤八素。
销量那玩意儿,就像心电图,忽上忽下,刺激是刺激,就是要命。
隔壁的理想呢,靠着几台被纯电粉丝们嘲笑为“工业垃圾”的增程车,活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票子大把地赚,用户口碑蹭蹭地涨。
所以啊,小鹏X9增程版这玩意儿的出现,你一点都不用惊讶。
何小鹏这是想明白了,或者说,是被打明白了。
什么技术洁癖,什么品牌骄傲,在“活下去”这三个字面前,都得让路。
你瞅瞅这车的参数,简直就是一部写满“妥协”二字的说明书。
车长超5米3,典型的陆地公务舱尺寸,这是学理想的“大”;塞了台1.5T的发动机当充电宝,这是学理想的“稳”;给了块63.3度的电池,标个345公里的纯电续航,这更是把理想的“精髓”学到了家。
这续航,摆明了就是告诉你,市区里用电跑跑得了,周末想带全家老小去趟郊区?
得嘞,加油站才是您永远的家。
这操作,让我想起NBA里那些为了冠军戒指,跑到死对头球队抱大腿的超级巨星。
赢了,历史地位是有了,但总会被老球迷在背后戳脊梁骨,说他“没有风骨”。
何小鹏现在就面临这个局面。
肯定有老鹏粉心里不是滋味,当年咱是冲着你那身“屠龙少年”的劲儿来的,结果你现在告诉我,龙打不过,咱也学着喷火玩儿?
这种被“背刺”的感觉,不好受。
可咱换位思考一下,你要是何小鹏,面对理想MEGA这个已经把调性拉满的对手,你光靠一个纯电版的X9去硬碰硬,胜算有几成?
MPV市场,尤其是高端家用这个领域,用户画像清晰得不能再清晰:一群有家有娃的中年男人,他们买车的第一诉求,不是未来感,不是科技范儿,而是“别给我找麻烦”。
你跟他聊激光雷达,他可能觉得你说的都对;但你跟他说这车能让他过年回家路上不为找充电桩而跟老婆吵架,他可能当场就想掏钱了。
所以,小鹏X9增程版,就是何小鹏递给这群中年男人的一份“和解书”。
上面写着:兄弟,我知道你们要什么了,以前是我太年轻,现在,咱们做朋友。
但问题也来了,当你脱下那身引以为傲的“纯电战袍”,换上和对手同款的“增程队服”,那你还是原来的你吗?
消费者凭什么选你?
就因为你的自动驾驶可能比对手好用那么一丢丢?
这点优势,能转化成真金白银的销量吗?
我猜,何小鹏的算盘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先用增程版这个“常规武器”,去理想和腾势的阵地里搅和,抢下市场份额,稳住军心,给公司输血。
然后,再用纯电版的X9这个“尖端武器”,去跟理想MEGA单挑,维护品牌的B格。
听起来挺美。
可战场上,哪有那么多按剧本走的戏码。
你学会了对手的打法,对手可能已经练出了新招。
说到底,小鹏X9增程版的这张申报图,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那个属于小鹏汽车的“白衣飘飘的年代”,过去了。
接下来,是刺刀见红的巷战。
这一步,是“断臂求生”的壮举,还是“泯然众人”的开始?
答案,三个月后的销量榜单会告诉我们,比任何车评人说的都实在。
咱们就等着瞧,看何小鹏这招“师夷长技”,最后是把自己变成了“夷”,还是真的“制了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