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SUV市场大洗牌:星越L第一,奇骏下跌,国产车正在改写规则

当吉利星越L以超2万辆的成绩拿下4月紧凑型SUV销冠时,整个车圈炸开了锅。

曾经稳坐钓鱼台的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这次只能以不足千辆的差距屈居亚军。

更戏剧性的是,日系老将奇骏直接跌至榜单第52名,单月销量不足2000台——这个数字甚至不及某些国产新势力的零头。

国产车霸榜前十,合资阵营只剩“残兵败将”?

翻开销量榜单,前十里国产车占了6席,星越L和宋PLUS新能源更是双双突破2万辆大关。

吉利博越L以1.4万辆的成绩冲进第六,而本田CR-V虽然守住了第七名,但1.2万辆的数据相比巅峰时期已缩水近半。

就连常年被吐槽“吃老本”的哈弗大狗,也凭借1.1万辆的成绩挤进前十,直接与丰田锋兰达贴身肉搏。

合资阵营的荣光正在褪色。

卡罗拉锐放和RAV4荣放虽然还能以1.5万辆守住第三、第四名,但靠的却是终端3万以上的降价。

紧凑型SUV市场大洗牌:星越L第一,奇骏下跌,国产车正在改写规则-有驾

曾经加价排队的本田CR-V,如今只能靠大幅优惠勉强维持体面。

更讽刺的是,日产奇骏的1986辆销量,甚至不及国产新秀iCAR V23的3506辆——后者上市才刚满两个月。

技术战还是价格战? 星越L的登顶密码

星越L的夺冠绝非偶然。

这款车全系标配2.0T高功率发动机,部分车型甚至搭载了沃尔沃同源的Drive-E技术。

在15万级市场,它用越级的麋鹿测试成绩和智能座舱体验,直接撕开了合资车的“性价比黑洞”。

反观合资阵营,仍在用减配降价的老套路应对冲击。

紧凑型SUV市场大洗牌:星越L第一,奇骏下跌,国产车正在改写规则-有驾

锋兰达跌破9万的消息刚出时,市场一片哗然。

但仔细看配置表就会发现,低配车型连ESP车身稳定系统都被阉割,动力总成更是十年未换代的2.0L+CVT组合。

有车主直言:“省油耐用的招牌还在,但智能化和驾驶质感已经被国产车甩开两条街。 ”

哈弗H6的困局:英雄迟暮还是战术调整?

曾经的销量王者哈弗H6,这次仅以9178辆排在第15名。

这个数字相比去年同期几乎腰斩,甚至不及自家兄弟大狗的表现。

有业内人士分析,长城正在将资源向新能源倾斜,H6的燃油版或许已被战略性放弃。

紧凑型SUV市场大洗牌:星越L第一,奇骏下跌,国产车正在改写规则-有驾

但对手们可没闲着。

长安CS75PLUS以1.4万辆守住第12名,混动版车型的加入让它的产品线更加立体。

比亚迪更是玩起了“双车战术”,宋PLUS和宋Pro新能源合计贡献3.4万辆,相当于直接吃掉整个细分市场15%的份额。

新能源与燃油车的终极对决

在榜单的腰部位置,战况同样惨烈。

银河星舰7、深蓝S05等混动车型集体突破万辆,直接将探歌、逍客这些燃油车挤到20名开外。

就连豪华品牌也未能幸免——奔驰GLA月销500辆,奥迪Q3 Sportback更是只卖出183辆。

消费者的选择逻辑正在发生质变。

一位刚提了宋PLUS DM-i的车主算过一笔账:每天通勤60公里,油费从原来的每月900元直降到200元。

而当合资品牌还在纠结是否要保留物理按键时,国产车已经标配了可见即可说的语音交互和高速NOA功能。

奇骏暴跌背后的日系危机

日产奇骏的溃败,堪称日系阵营的缩影。

三缸机争议尚未平息,电动化转型又步履蹒跚。

有经销商透露,现款奇骏的终端优惠已超过5万,但展厅客流依然门可罗雀。

紧凑型SUV市场大洗牌:星越L第一,奇骏下跌,国产车正在改写规则-有驾

反观国产阵营,新车型的迭代速度令人咋舌。

吉利星越L刚推出亚运纪念版,长安CS75PLUS就发布了智驾升级包。

就连造车新势力的零跑B10,都能用8155芯片和激光雷达配置抢走传统车企的客源。

写在最后: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永恒的变革

当宝马X2以月销5辆的成绩垫底榜单时,这个德国豪华品牌或许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而在另一边,搭载刀片电池的宋PLUS正在以每月2万辆的速度,重塑着市场对“安全”的定义。

这场变革中没有旁观者。

合资品牌要么像大众那样拥抱小鹏的智能化技术,要么像标致一样在价格战中耗尽最后一滴血。

而国产车要做的,就是继续用技术碾压和精准定位,把这场颠覆进行到底。

(全文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