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消息挺热闹,一款名为Czinger 21C的混合动力超级跑车正式上市销售了。
这款车听起来就让人觉得不太一般,首先是价格,起售价高达17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要一千多万,这已经不是普通人能想象的数字了。
其次是数量,全球总共就生产80台,属于那种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的稀罕物。
不过,真正让大家议论纷纷的,是它身上那几个听起来像是从科幻电影里走出来的标签:号称是全球第一款主要结构由3D打印技术制造的超跑,零到一百公里加速只要1.9秒,还有一个最让人好奇的说法,就是它的电池能在短短18秒内充满。
这些信息一出来,大家心里就犯嘀咕了,这到底是实打实的科技突破,还是厂家为了宣传搞出来的噱头?
特别是当有人把它和我们国内风头正劲的仰望U9、小米SU7放在一起讨论时,就更让人想一探究竟了。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台车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最大的疑问:这车真是“打印”出来的吗?
一说起3D打印,很多人脑子里想到的可能还是那种在办公室里慢慢吐出塑料模型的小机器。
用那种东西造车,别说上路了,恐怕一阵风都能给吹散了。
所以,Czinger 21C的这个“打印”,跟我们平时理解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背后是一套非常复杂和高端的工业制造技术。
简单来说,他们是先用非常强大的人工智能电脑来设计汽车的骨架,也就是底盘。
工程师会给电脑下指令,比如,我需要一个连接悬挂和车身的零件,要求它必须非常非常坚固,同时又要尽可能的轻。
电脑就会经过海量的计算,设计出一个形状特别奇怪的结构,看起来有点像动物的骨骼或者树根,上面有很多镂空和加强筋。
这种结构,每一处都不多余,每一克材料都用在了最关键的地方,这是人脑很难设计出来的。
设计图出来后,就轮到真正的3D打印机上场了。
当然,它用的材料不是塑料,而是像钛合金、铝合金这类航空级别的金属粉末。
通过高能量的激光,把这些金属粉末一层一层地熔化再凝固,最终“打印”出电脑设计的那个复杂零件。
最后,再由精密的机器人,把这些打印出来的金属“关节”,和一些标准化的碳纤维管材,用特种胶水精密地粘合在一起,组成整个车身骨架。
这么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是轻,因为没有一点多余的材料,所以整车重量控制得非常好,不到1240公斤。
对于一台有着强大动力系统的车来说,这个重量轻得惊人。
第二是强,电脑设计的仿生结构,强度比传统方法制造的零件要高得多。
所以说,这个3D打印技术,是这台车实现极致性能的基础,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更智能、更高效的汽车制造思路,确实是实打实的高科技。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那颗暴躁的“心脏”。
这台车之所以能跑那么快,动力系统是关键。
它不是纯烧油的,也不是纯用电的,而是一套非常激进的油电混合系统。
燃油部分,是一台由厂家自己研发的2.9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
这个排量不大,但能量惊人,能爆发出950匹马力。
更厉害的是,它的最高转速能达到每分钟11000转。
这是什么概念呢?
我们家用车,发动机转速一般到六千多转就到头了,而它还能往上再多拉将近一倍,发出的声音也和赛车一样高亢尖锐,性能取向非常极端。
光有这个还不够,它还搭配了三台电机。
其中两台电机负责驱动两个前轮,除了提供动力,还能在过弯的时候智能地分配左右车轮的力道,让车子拐弯更稳、更快。
另外一台电机则连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起到辅助驱动和发电的作用。
这一套油电系统加起来,总共能输出1350匹的综合马力。
把这么大的马力,放在一台那么轻的车上,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一系列惊人数据:1.9秒破百,从静止加速到时速三百公里也只要8.5秒,最高速度能超过405公里/小时。
这些数字背后,是顶尖发动机技术和电驱技术的完美结合。
然后,我们来聊聊那个最吸引眼球的“18秒充满电”。
这个说法听起来确实颠覆了我们对充电的认知。
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其中可能有点“文字游戏”的成分。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台Czinger 21C的电池容量非常小,只有2千瓦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2度电。
相比之下,现在很多国产的插电混动车电池都有三四十度,像小米SU7高配版的电池更是达到了101度。
这么小的电池,显然不是为了让你开着它纯电跑多远的路,它的主要作用其实是一个“能量加速器”。
在赛道上,当车辆重踩刹车减速时,强大的动能回收系统会迅速把能量存进这个小电池里;当司机需要全力加速出弯时,这个小电池又会瞬间把储存的电能释放给电机,提供额外的爆发力。
它用的电池是一种叫钛酸锂的特殊电池,特点就是充、放电速度极快,但能量密度不高。
所以,所谓的“18秒充满”,很可能指的是在赛道驾驶这种特定工况下,通过一次猛烈的刹车,就能把这个2度电的小电池快速“补满”,为下一次加速做好准备。
这和我们理解的把车开到充电桩,插上充电枪,18秒就把一个大电池从零充满,完全是两个概念。
所以,这算是一项聪明的工程应用,但并不能说它解决了普遍意义上的电动车充电慢的问题。
最后,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这台千万级的性能怪兽,和我们中国的仰望U9、小米SU7这些新势力比起来怎么样?
从价格和定位来看,它们显然不是一类产品。
Czinger 21C是一台为了赛道圈速而生的、不计成本的、限量的顶级收藏品,它代表了传统燃油车技术结合混合动力发展到顶峰的产物。
而仰望U9和小米SU7,则代表了中国汽车工业在新能源赛道上探索出的另一条道路。
它们的核心优势在于强大的多电机驱动技术和智能化的底盘控制。
比如仰望U9的“易四方”技术,四个轮子由四个电机独立控制,可以实现原地掉头这种传统汽车做不到的动作,它的“云辇”车身控制系统更是让车子能“跳舞”。
这种通过强大的算力和电力来实现极限操控的方式,和Czinger那种依靠极致轻量化和机械调校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与其说是比较谁更快,不如说是两种不同技术理念的碰撞。
Czinger 21C在美国的赛道上刷新了一系列量产车记录,证明了它的强大。
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当仰望U9这样的国产电动超跑走上国际赛道时,它所展现出的那种属于电气化时代的全新性能表现,同样会让世界刮目相看。
过去,我们提起超跑,想到的都是国外的品牌。
而现在,我们自己的品牌已经有资格被拿来和这些顶尖产品相提并论,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和自信的体现。
这说明,在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我们已经从追随者,开始向着引领者的角色转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