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买踏板摩托车图的是城市通勤方便,可实际骑起来全是糟心事:停路边怕被蹭了没证据,下雨天刹车心里发慌,1米6和1米8的人骑同一辆总调不对姿势——这些困扰,赛科龙RT5似乎想靠科技一次性解决,这在250cc豪华踏板市场里算不算破局?
先说说最让人头疼的安全问题。现在不少踏板车停在路边,被剐了蹭了只能认栽,因为没证据找不着人。赛科龙RT5装了个“哨兵模式”,靠物联网实时盯着车,只要有碰撞或者异常移动,就会记录下画面和数据,等车主回来一看就知道咋回事。要知道,目前同级250cc踏板里,带这种实时监控功能的车型占比还不到8%,RT5这步走得算靠前。
再看刹车,下雨天骑踏板最怕刹车打滑,RT5用的是博世协同安全系统,双通道ABS加TCS牵引力控制。实测数据显示,在湿滑路面以40公里时速刹车,RT5比没装这套系统的同级车型,刹车距离能短1.2米,而且不会出现车轮抱死的情况。博世的标定技术不是吹的,经过上千次测试,在突发情况比如避让行人时,车身稳定性比普通配置高30%以上。
更让人意外的是,250cc踏板车居然也能有毫米波雷达盲区监测。以前这种配置大多在大排量摩托车上见得到,RT5把它下放到250cc级别,变道的时候如果侧后方有车,仪表盘会提醒,还会震动把手。实测下来,这个雷达的预警准确率能到95%以上,对于经常在车流里穿梭的通勤族来说,心里踏实多了——难道骑小排量踏板就不配拥有主动安全配置吗?RT5用实际行动说了“不”。
解决了安全问题,骑起来舒不舒服也很关键。RT5的电动配置能照顾到不同人的需求:电动后视镜不用下车掰,坐在车上就能调;电动风挡更贴心,160cm的人调最低不挡视线,180cm的人调最高能挡住大部分迎面风,覆盖了大部分身高的用户。最受女性用户欢迎的是电动大撑,普通大撑可能需要25公斤的力才能撑起来,RT5只要15公斤力就行,省力60%,再也不用找路人帮忙。
天冷的时候,电加热手把和座垫就是刚需。零下5度的天气,开启加热功能后,3分钟手把温度就能到25度,座垫能到30度,骑半小时手也不冻得发麻。座高设计也花了心思,755mm的座高,183cm的骑手坐上去,膝盖弯曲度刚好,长途骑2小时腿也不酸;160cm的骑手双脚也能稳稳落地,不用踮着脚骑车。
现在250cc踏板市场增速挺快,今年前几个月同比涨了15%,但用户需求也在升级,不再只满足于“能骑”,更追求“好骑、安全、智能”。对比同级车型,有的有电动风挡但没雷达,有的有ABS但没TCS,像RT5这样把哨兵模式、博世系统、雷达、电动配置全配齐的,配置密度比同级平均水平高30%。不过它也不是完美的,比如续航如果能再提升10公里,应对跨城通勤会更方便;软件升级的频率要是能加快,用户体验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其实摩托车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很多人日常出行的“伙伴”。以前是骑车的人将就车,比如身高不合适只能凑活骑,停车怕剐只能找收费车位;现在科技应该让车将就人,让不同身高、不同需求的人都能舒舒服服骑车。赛科龙RT5的尝试,其实是把高端车型的配置下放到更亲民的排量,让更多人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这会不会成为未来小排量踏板的新趋势?
你骑踏板车的时候,最头疼的是停车没安全感、雨天刹车慌,还是坐姿不舒服?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看看大家是不是都有过同款烦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