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贾跃亭这个名字又一次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这位曾经在国内商界掀起过巨大波澜,后来远赴美国说要造车的人物,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在洛杉矶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车发布会。
按理说,发布新产品是好事,但这次,他带来的新车非但没有赢得满堂彩,反而引来了一片质疑和嘲讽。
很多人看完发布会都觉得,这不像是一场技术创新的展示,更像是一出精心策划、疑点重重的表演,甚至有人直言,这又是他为了圈钱而画的一个新饼。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7月18日,贾跃亭的公司法拉第未来(FF)在美国洛杉矶发布了一款名为FX Super One的新车。
发布会上,贾跃亭还是大家熟悉的那个样子,充满了激情,大谈梦想和颠覆。
他特别强调,这是一款具有革命性创新的产品。
为了增加发布会的情感色彩,他还现场朗读了一段写给自己女儿的信,言辞恳切,说要为了家庭、为了梦想,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这番煽情的演讲结束后,他没有过多停留,很快就离开了现场,留给外界一辆看起来很酷炫,但又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劲的新车。
问题很快就暴露了。
发布会现场的图片和视频一传到国内,眼尖的网友们立刻就发现了端倪。
这辆所谓的全新车型FX Super One,从整体轮廓到车身侧面线条,看起来都和长城汽车旗下魏牌的高端MPV车型“高山”长得太像了。
除了车头部分,因为加装了一块巨大的、号称是未来交互终端的屏幕而有所不同外,其他部分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下子,网络上立刻就炸开了锅,大家纷纷把两款车的照片放在一起对比,从车门把手的位置到车窗的形状,相似度高得惊人。
一时间,“贾跃亭抄袭长城”的说法传得沸沸扬扬。
如果说外形相似还可以用“设计趋同”来勉强解释,那么接下来法拉第未来自己公司的操作,就几乎是把“抄袭”这个标签亲手贴在了自己脸上。
有非常细心的网友在发布会后去浏览法拉第未来的官方网站,想看看这款新车的具体技术参数。
结果,他们惊讶地发现,在介绍FX Super One技术细节的页面上,竟然直接使用了长城汽车官方网站上关于“高山”车型的技术说明文字和数据。
包括电池底盘的一些核心参数,都原封不动地照搬了过来。
这就好比一个学生交作业,抄了别人的答案,连别人的名字都忘了擦掉。
这个漏洞被曝光后,法拉第未来的团队才手忙脚乱地删除了相关页面。
但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反而让更多人相信,这辆FX Super One根本就不是什么从零开始研发的新车,而是在长城高山MPV的基础上进行改装的“换壳车”。
随着网友们的深挖,更多的细节被扒了出来。
有人对比了两款车的公开数据,发现连车漆厚度的标准、轮毂的尺寸规格都一模一样。
更有汽车领域的专业博主分析,从车辆的整体结构来看,这种改装很可能连内部的一些基础结构,比如内饰按钮的布局、甚至固定零件的螺丝孔位,都可能没有做大的改动。
这下大家基本都明白了,贾跃亭所谓的“八大终极体验”,所谓的“颠覆性创新”,其核心技术,包括一辆电动车最关键的电池、电控、底盘等,很可能都直接源自咱们中国的自主品牌长城汽车。
他所做的,无非是在一辆已经非常成熟的工业产品上,做了一些外观上的修改,尤其是在车头加了一块博人眼球的大屏幕,然后就把它包装成自己的高科技产品,准备在海外市场卖出高价。
这就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贾跃亭为什么要这么做?
答案可能并不复杂,就是为了钱,为了公司的生存。
就在这场充满争议的发布会上,贾跃亭同时宣布了一个看似振奋人心的消息:公司已经成功获得了1.0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
他表示,这笔钱将用于后续的生产制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
然而,结合法拉第未来一直以来的财务状况,这笔钱的到来显得既及时又蹊跷。
有报道指出,就在这次发布会之前,法拉第未来的公司账上现金已经所剩无几,甚至到了发不出员工工资、工厂濒临停工的窘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一场发布会,用一个看起来已经成型的产品来向投资人展示公司的“实力”和“未来”,就成了一招险棋。
车是不是自己从头造的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能用这个故事,说服投资人掏钱,让公司续命。
这种操作手法,对于熟悉贾跃亭的人来说,实在是太眼熟了。
想当年,他创立的乐视在国内风光无限,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生态化反”帝国,但最终资金链断裂,轰然倒塌,留下了一堆供应商的欠款和股民的哀嚎。
他本人则远走美国,留下一句“下周回国”的承诺,至今没有兑现。
这些年来,他在美国造车的消息断断续续,但始终没有拿出真正能够大规模量产、交付给普通消费者的产品。
每一次公司陷入危机,他似乎总能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发布一些概念性的产品、宣布一些合作计划,或者像这次一样,直接拿别人的成熟产品来“改装”,从而找到新的投资,渡过难关。
这次的事件,让公众的信任度降到了冰点。
人们批评的不仅仅是“抄袭”这个行为本身,更是对他一贯的行事风格感到失望和愤怒。
他依然在用梦想、情怀,甚至家人的故事来包装自己,但背后却是对商业规则的漠视和对合作伙伴的不尊重。
长城汽车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骄傲,辛辛苦苦研发出的高端车型,却在海外被这样轻易地拿去当成了别人融资的道具,这让很多国人感到愤慨。
大家普遍认为,一个连基本诚信都无法保证的企业家,一个连产品研发都想走捷径的公司,它所描绘的“未来”又能有多光明呢?
这次虽然拿到了1.05亿美元,但这笔钱是否真的会用在刀刃上,还是会像之前一样,在烧完之后又回到原点,所有人都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如今,贾跃亭手上有了一笔新的资金,但他面对的,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厉的审视和更加深刻的信任危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