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挡车能不能用S挡起步?记住这2个缺点,选择合理档位
大家好,我是小李,一个在车圈里摸爬滚打了几年的老司机。今天咱们不聊那些高大上的驾驶技巧,也不谈什么百公里加速的极限性能,就来聊聊一个特别基础、但又特别容易被误解的问题——自动挡的车,到底能不能用S挡起步?
你可能会觉得,这有什么好问的?不就是挂个挡的事儿嘛!但说实话,我身边不少刚拿驾照的朋友,甚至开了好几年车的“老司机”,对这个问题都是一头雾水。前两天我就遇到一位朋友,他信誓旦旦地告诉我:“S挡那是超车的时候才用的,起步用?那不是烧油吗?”你看,这就是典型的误区。其实啊,S挡不仅能用来起步,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它还能让你的车开起来更有劲儿。但凡事都有两面性,S挡虽然动力强,可它也有两个明显的“坑”,要是不知道,分分钟让你后悔莫及。今天,我就掰开了揉碎了,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事儿。
S挡到底是个啥?别再把它当“手动挡”了!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一个问题:S挡到底是什么? 很多新手朋友一看到自动挡上的字母,脑子里立马就蹦出手动挡的1、2、3、4、5挡。于是乎,D挡是前进,R挡是倒车,P挡是停车,那S挡是不是就是“三挡”的意思呢?哈,这么想可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你也是这么理解的,那说明你对自动挡的认知还停留在“石器时代”。
说白了,自动挡上的D、M、S这些,严格来说都不是“档位”,而是一种“模式”。就像你手机里的省电模式、性能模式一样,它们只是告诉变速箱,接下来你想怎么开车。D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前进挡”,其实是“经济模式”。它的逻辑很简单:尽量让发动机保持在低转速区间,这样油耗低,开着也安静,适合日常通勤,属于“万金油”式的存在。所以很多新手朋友都习惯“一个D挡走天下”,堵车、高速、上坡,全靠它,图的就是一个省心。
而S挡呢?它的全称是“Sport Mode”,翻译过来就是“运动模式”。S挡的本质,是从D挡演变而来的“加强版”。你可以把它想象成D挡的“战斗形态”。当你挂入S挡,行车电脑就会立刻切换策略:不再优先考虑油耗,而是把动力输出放在第一位。它会故意延迟升挡时机,让发动机长时间保持在高转速区间,这样一来,动力响应更快,推背感更强,超车也更轻松。所以,S挡起步,不仅完全没问题,反而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叫“一脚下去,人仰马翻”。
S挡起步真香?但这两个缺点你必须知道!
既然S挡这么厉害,那是不是我们应该抛弃D挡,全程S挡行驶呢?答案当然是:NO!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代价,S挡也不例外。它虽然动力猛,但也有两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缺点,咱们必须门儿清。
第一个缺点:噪音大,耳朵遭罪。 想象一下,你早上刚睡醒,神清气爽地发动车子,准备开启美好的一天。结果你一脚S挡起步,发动机“嗷”地一声吼出来,转速瞬间拉到三四千,那动静,跟旁边放了个拖拉机似的。别说车里的乘客了,连路边的大爷大妈都得抬头瞅你一眼,心里嘀咕:“这小伙子,赶着去投胎啊?”长期在这种高噪音环境下开车,不仅影响心情,还可能影响听力,你说亏不亏? 尤其是在城市拥堵路段,走走停停,频繁加减速,S挡的噪音问题会被无限放大。这时候,D挡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平顺感,才是真正的享受。
第二个缺点:油耗高,钱包受罪。 这几乎是所有追求动力的车型都无法回避的痛点。S挡的行车电脑默认“动力优先”,油耗和舒适性都被排到了次要位置。简单来说,就是“油门踩一半,当全踩算”。同样的路况,同样的驾驶习惯,用S挡的油耗至少比D挡高出20%以上。我有个朋友,就是喜欢用S挡上下班,结果一个月下来,油费直接多花了三百多块。三百多块是什么概念?够吃好几顿火锅了!你说,为了那点推背感,牺牲这么多真金白银,值不值?网上有句调侃特别到位:“S挡不是省油的灯,D挡才是居家过日子的好伙伴。”
合理选择档位,才能开得又快又省
说了这么多,咱们回到最初的问题:自动挡车能不能用S挡起步?答案已经很明确了:能!而且在某些特定场景下,S挡起步甚至是一种非常聪明的选择。比如,你要从匝道汇入高速公路,或者在红绿灯起步时需要快速超越前车,这时候挂上S挡,动力随叫随到,安全系数反而更高。
但关键在于“合理选择”。开车不是赛车,我们追求的是安全、舒适、经济的平衡。就像吃饭一样,偶尔吃顿大餐解解馋可以,但天天山珍海味,肠胃也受不了,钱包也扛不住。S挡就相当于那顿大餐,偶尔“放纵”一下,体验速度与激情,无可厚非。但日常通勤、长途巡航,还是乖乖用D挡吧,这才是长久之计。
最后,我想抛给大家一个问题:在追求驾驶乐趣和降低用车成本之间,你会如何取舍? 是愿意为那几秒的推背感付出更多的油费,还是甘愿做个“佛系”司机,享受平淡中的安稳?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咱们一起聊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