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企业为比亚迪 / 阿里测试智驾芯片,单车测试价值暴增 300%

这家企业为比亚迪 / 阿里测试智驾芯片,单车测试价值暴增 300%-有驾

当比亚迪 10 万元级车型标配「天神之眼」,单车芯片数量突破 2000 颗!在这场重塑汽车工业的智能化革命中,一家隐形冠军正掌控着核心芯片的「质检命门」—— 利扬芯片(301135)凭借车规级检测技术垄断比亚迪 ADAS、SoC、MCU 测试,更深度绑定阿里自研 AI 芯片、恒玄智能语音 SoC 等尖端需求,在智能驾驶渗透率突破 35% 的 2025 年,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爆发期。

一、智驾芯片检测赛道爆发:从「可选消费」到「刚需环节」

随着比亚迪「天神之眼」系统全面下探至 7 万元级车型,智能驾驶芯片需求迎来结构性爆发。2025 年单车平均芯片数量预计突破 1000 颗,智能电动车更将达到 2072 颗,其中 ADAS、SoC、MCU 等核心芯片的检测环节成为产业链「命门」。

核心逻辑

技术迭代驱动检测升级:比亚迪「天神之眼 C」采用前视三目摄像头 + 5R12V 感知硬件,对芯片的抗干扰性、实时处理能力提出严苛要求,传统检测方案已无法满足需求;

成本压力倒逼第三方独立测试:车企为降低自研检测成本,倾向于将测试环节外包给专业机构。利扬芯片凭借超 6000 种芯片测试经验,成为比亚迪 ADAS、SoC、MCU 的核心「质检官」;

政策红利释放:工信部要求 2025 年汽车芯片本地化采购比例达 20%-25%,利扬与阿里平头哥合作开发的车载 AI 芯片测试方案,直接受益国产替代浪潮。

二、利扬芯片:「三位一体」卡位智驾芯片检测黄金赛道

作为国内唯一实现车规级芯片独立测试全流程覆盖的企业,利扬芯片构建了「技术壁垒 + 客户粘性 + 产能规模」的三重护城河:

技术壁垒:从功能测试到场景化验证

车规级可靠性测试:针对比亚迪 ADAS 芯片的高温(125℃)、低温(-40℃)、振动(50G)等极端环境测试能力,良率提升至 99.99%;

AI 芯片复杂算力验证:为阿里平头哥含光 800、倚天 710 等 AI 芯片提供算力稳定性测试,支持阿里云数据中心降本增效 20%;

端侧 AI 场景化适配:开发车载语音识别芯片、边缘计算芯片的实时响应测试方案,已导入比亚迪「天神之眼」系统的代客泊车、AEB 紧急制动等功能模块。

客户粘性:深度绑定比亚迪 + 阿里双巨头

比亚迪核心供应商:合作超 5 年,覆盖其 ADAS、RF 射频、Automotive MCU 等芯片测试,2025 年订单金额预计突破 15 亿元,同比激增 240%;

阿里平头哥战略伙伴:联合开发车载 AI 芯片测试方案,配合达摩院自动驾驶技术加速 L4 级商业化落地,相关测试服务已应用于菜鸟物流无人车、阿里云服务器;

新兴客户突破:切入恒玄科技智能语音 SoC、地平线征程 6 芯片的量产测试,2025 年非比亚迪客户收入占比将提升至 40%。

产能规模:国内最大车规芯片测试基地

测试设备自主化:自研高精度探针台、三温测试箱等设备,单台设备日均测试量达 5 万颗芯片,成本较进口设备低 30%;

产能扩张计划:2025 年 Q2 东莞新厂投产后,车规芯片测试产能将翻倍至 120 万颗 / 天,优先保障比亚迪「天神之眼」量产需求。

这家企业为比亚迪 / 阿里测试智驾芯片,单车测试价值暴增 300%-有驾

三、商业化落地倒计时:10 万元级智驾车型引爆业绩弹性

比亚迪「天神之眼」系统的规模化量产,正将利扬芯片推向业绩爆发临界点:

需求端:单车测试价值量跃升

传统燃油车:单车芯片测试价值约 80 元(主要检测 ECU、传感器芯片);

智能电动车:搭载「天神之眼」的车型需检测 ADAS、激光雷达驱动芯片、自动驾驶 MCU 等,单车测试价值提升至 320 元,增长 300%;

2025 年弹性测算:若比亚迪 10-20 万元级智驾车型销量达 200 万辆,利扬芯片相关收入将超 6.4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 55%。

供给端:技术卡位构筑护城河

检测方案稀缺性:国内仅有利扬、华峰测控等 3 家企业具备车规级 MCU 全流程测试能力,利扬市占率超 40%;

订单可见性:与比亚迪签订 2025-2027 年框架协议,锁定「天神之眼」全系车型测试订单,2025 年营收增速有望超 180%。

估值重构机遇

横向对比:美股同类企业科磊(KLA)市盈率 45 倍,而利扬芯片当前市盈率仅 28 倍,存在 40% 估值修复空间;

纵向催化:随着「天神之眼」车型销量爬坡,机构预测 2025 年净利润将达 3.2 亿元,对应动态市盈率降至 20 倍,进入价值投资区间。

四、风险与挑战:技术迭代与客户集中度

技术迭代风险:7nm 以下制程芯片测试对设备精度要求提升,利扬需持续投入研发(2024 年研发费用率 18%)以保持竞争力;

客户集中度高:比亚迪贡献超 60% 收入,若其智驾车型销量不及预期,可能导致业绩波动;

产能利用率:新厂投产后若订单未达预期,可能出现产能闲置,影响毛利率(当前 38%)。

五、从「检测服务商」到「智能驾驶生态入口」

利扬芯片的价值正在从单一测试环节向「芯片设计 - 测试 - 应用」全链条延伸:

参与芯片预研:与比亚迪半导体合作开发车规级 MCU 测试标准,提前卡位下一代智能驾驶芯片需求;

数据反哺设计:通过测试积累的缺陷数据,帮助阿里平头哥优化车载 AI 芯片架构,未来有望收取技术授权费;

出海布局:计划在匈牙利建厂,服务比亚迪欧洲工厂的智驾芯片测试需求,打开海外市场空间。

这家企业为比亚迪 / 阿里测试智驾芯片,单车测试价值暴增 300%-有驾

当比亚迪用「天神之眼」叩开 10 万元级智驾市场大门,当阿里平头哥为车载 AI 芯片装上「中国芯」,利扬芯片早已在这场变革中悄然筑起技术壁垒 —— 它不仅是智驾芯片的「质检官」,更是连接芯片设计、车企量产与终端应用的核心枢纽。随着 2025 年智能驾驶渗透率突破 35%,单车芯片测试价值量从 80 元飙升至 320 元,这家隐形冠军的业绩爆发已进入「读秒阶段」。

此刻布局的投资者,正站在两大确定性机遇的交汇点:短期看,比亚迪 200 万辆智驾车型的量产订单、东莞新厂 120 万颗 / 天的产能释放,将直接催化业绩「三级跳」;长期看,参与制定车规级芯片测试标准、数据反哺芯片设计的生态能力,正赋予其超越检测服务商的战略价值。正如智能手机普及催生了芯片检测巨头科磊(KLA),智能汽车时代的利扬芯片,或许正在书写属于中国科技企业的「检测神话」。

PEEK 材料:从实验室到万亿市场的颠覆性革命!附核心企业梳理
A 股唯一集齐军工 / 机器人 / 飞行汽车等八大王炸概念的公司
从技术壁垒到订单数据,拆解 A 股 6 家算力租赁龙头的真实竞争力
A 股存储芯片硬核成长榜增速 TOP10:AI 算力 + 国产替代双轮驱动
人形机器人从科幻走向现实,技术壁垒重构万亿江湖,相关企业梳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