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结束的全国试驾中,我接到销售小李的推荐:这车真跟市面上那些差远了,续航够用,智能也给力。我点点头,心里有点别扭,毕竟每天都在摸车子,也知道行业里的点点滴滴。
这次试驾的主角是新一代智己LS6,听说首发预售30分钟订单就破万(这数据可信度有点估算,样本少些)。随车的技术配置让我一开始就觉得,哦,这不是普通的20万级车啊。可实际开起来后,感受更复杂。这车真比想象中要灵活得多。
比如说,驾驶过程中的一体化L型大灯,亮起时变色彩,还能和车内气氛同步,暗示我是不是有点会聊天?你会不会觉得,这设计其实蛮扯的?我心里想,一般车灯都只提醒你开车安全,它倒好,存了点情绪在里面。
从供应链的角度看,这个66kWh的电池包,当然是上汽和宁德时代联手研发的,归根结底,也是类似生活中自己组装家具,每一块料都得选得靠谱,才能拼出个耐看的结果。之前我还翻了下笔记,记得电池的续航能跑450公里左右(这段先按下不表),这个范围在行业里不算差,但比起那些超长续航的增程车,还是差点意思。嘿,450公里够日常通勤,去个周末短途溜溜。
这车用的那个ERNC主动降噪,我觉得,像是在耳边捏了一把静音剂,当增程器启动,噪音低于36分贝,基本可以忽略。我试了试,几乎听不到增程器的呻吟声。这点让我挺意外——之前以为增程就像老式的轰炸机引擎,现在居然变得这么温顺。
但是,我要问——你们觉得,超长续航是不是就意味着更沉的车感?我心里其实有点矛盾,续航越长,电池越大越重,车的灵动性是不是就要折扣?这个我还没细想过。
说到空间,真敢说,宽度和空间布局都在意料之中:后排腿部空间,正常坐姿一米八的成年人也舒服得想赖着不走了。副驾那变形的座椅,支持121度零重力模式,原来是让你兼职沙发。有点像家里那张懒人沙发,坐上去只想睡一觉。临场我还琢磨,只要开个三四百公里,估计整个人都能变成气球——不,只是揉揉揉的那种。
对比起市面上几款同价甚至更贵的SUV,比如某品牌的纯电SUV,它们的用料跟细节相比,智己LS6的精致感还真占些便宜。比如说,那个宽大的中控屏,反应真快;操作逻辑,顺畅得像打开床头灯一样自然。自从我试了那块全新5K MiniLED臻彩驾驶屏,我突然想,不知道是不是我寂寞,被科技宠得有点靠脸吃饭。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这车价格预售起步才21万元左右,然后最高配置也不到24,真是价格亲民到一定境界。但,问题来了——自家试车场的修理工说:这车里用的电池,好像宁德的,耐久得很。我心想:他不会只是吹牛皮,毕竟,供应链过程中,哪个环节不是连线到底的。
我还没说完,这个所谓的智能座舱,让人觉得很用心——全系配备8个配置,既有纯电,也有增程版。你会不会觉得,技术这个东西太平均了?我其实更想知道,未来是不是所有新车型都要像这样配备脸色变化的灯光、和会聊的大屏。
你猜猜,那个超充15分钟补能310公里,是不是像手机充电一样只是技术炫耀?在我看来,像这个技术,绝不是刷存在感的噱头,更像是为生活多添一抹便利。可从现场实际体验来看,快充和慢充差别其实还挺大;不过那个零下20℃还能保持90%的电量,我猜,可能是用的比我猜还科学个两三倍。
一想到亏电油耗仅5.32L/百公里,我有点心疼这个数字,毕竟,你还记得去年涨到…还是这几年一波三折的趋势?支持92号汽油,挺实用。总觉得,这一套油电结合的方案,算是给了我一种高效能耗的错觉。后来觉得,也许油耗低才是真的省钱。
当我心里开始疑问,这样的车真的能打破市场天花板吗?时,我突然想到——这车的硬派美学设计和智能座舱特征,到底能不能在市场上扎根?也许,是我太偏心了,但我觉得,新技术配上实用价格,可能是它最大亮点。
说到这里,我突然又想,到底这个20万级新能源市场,还藏着多少潜规则?或者说,是不是因为下沉市场对技术和设计的接受度,才让这种车能在价格战中突围?你觉得,未来新能源的主战场会变成这样的家庭代步车,还是会有更炫的姿态出现?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只希望,赶紧试驾完我还能记得哪些细节。比如那块按下去会发光的——没细想过的猜测:是不是设计师在夜里看电池布局时,突然灵感突现?这也可能,只是我走马观花踩点时的臆测罢了。
回头想想,这样的车,除了被电池续航圈粉,或许更让我在意的,是它那用心的细节——一块山寨版的冰箱,能不能真放出我喜欢的那瓶饮料…这一点,倒挺真实。
题外还想:你有没有想过,一个车内能变色的灯光,真的能改变你的心情么?还是说,只是车企的炫技线游戏?这都值得我们反复想一想。
..后续要不要也试试坐在副驾那快到极限的躺椅上,感受那全景视角带来的心灵洗礼?让人掉进想象的小陷阱,似乎也挺容易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