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仪表盘显示120,真实车速是多少?交警提醒
开车时看仪表盘调速,几乎是每个司机的习惯——尤其是跑高速,盯着仪表盘指针指到120,就觉得刚好卡着限速开,既不超速又不慢。可你知道吗?仪表盘上的速度和实际车速根本不是一回事,之前就有司机仪表盘显示120,被测速仪拍了超速,去交警大队复议才知道,自己的真实车速早超了120。今天咱就好好说说这“仪表盘速度”和“真实车速”的猫腻,再听听交警的专业提醒,以后开车别再被仪表盘“骗”了。
仪表盘显示120,真实车速到底是多少?
先给大家吃个定心丸:仪表盘显示的速度,永远比真实车速快,不会慢。这不是车企造表不准,而是国家有明确规定——根据《汽车用车速表》(GB 15082-2008),车速表指示速度不能低于实际速度,且指示速度与实际速度的偏差要在“0 ≤ 指示速度 - 实际速度 ≤ 实际速度×10% + 4km/h”范围内。
举个例子,当仪表盘显示120km/h时,真实车速最低是多少?按公式算:120 - 真实车速 ≤ 真实车速×10% + 4,反过来算,真实车速≥(120 - 4)÷1.1≈105.4km/h。那真实车速最高呢?因为指示速度不能低于实际速度,所以真实车速最高就是120km/h吗?不对,实际中车企为了避免“仪表盘显示没超速,实际却超速”的纠纷,一般会把偏差往高了调,比如多数家用车仪表盘显示120时,真实车速其实在108-118km/h之间。
比如你开着家用轿车跑高速,仪表盘指针指120,用导航测出来可能是115;要是SUV,车身更高,风阻影响下,真实车速可能接近118;而一些性能车调校更保守,仪表盘120时,真实车速可能就110左右。简单说:仪表盘显示120,你实际开的肯定比120慢,不用担心“表显120却被拍超速”,但反过来,要是仪表盘显示110,真实车速可能已经110了,这时候就得留意限速。
为啥仪表盘和真实车速不一样?车企故意的?
很多司机觉得“车企故意把表调快,是为了让我们开慢些,减少事故”,这话对了一半——核心原因还是国家规定的“安全冗余”,但具体怎么产生偏差,和两个关键因素有关。
第一个是“测量方式不同”。仪表盘的速度,是通过车轮转速算出来的——车轮转一圈的距离(胎周长)乘以每分钟转的圈数,再换算成时速。但车轮会“骗人”:比如你换了比原厂更宽的轮胎,胎周长变长,同样转速下,实际跑的距离更远,真实车速就比仪表盘快;要是轮胎磨损严重,胎周长变短,真实车速就比仪表盘慢。车企为了覆盖“轮胎磨损、换胎”等情况,只能把仪表盘速度往高了标,避免出现“实际超速但表显没超”的情况。
第二个是“安全冗余要求”。国家强制要求车速表“只高不低”,是为了防止司机因“表显速度低于实际速度”而无意识超速。比如高速限速120,要是仪表盘显示120时真实车速是125,司机以为没超速,实际已经违规了;反过来,表显120实际115,司机觉得刚好卡限速,其实还有5km/h的缓冲,更安全。所以这不是车企“故意坑人”,而是合规的安全设计。
交警提醒:这3种情况,别光看仪表盘调速
搞清楚速度偏差后,交警也给了3个实用提醒,尤其是跑高速、走陌生路段时,一定要记牢。
第一,跑高速看导航,比仪表盘更准。导航的速度是通过GPS定位算出来的,能实时记录你的位置变化,算出真实车速,误差一般只有1-2km/h。比如仪表盘显示120,导航提示116,这时候按导航速度开,既不会因“表显虚高”开太慢影响车流,也不会担心超速。但要注意:隧道、山区等GPS信号弱的地方,导航速度可能不准,这时候可以结合仪表盘,保持和前车的安全距离。
第二,换轮胎后,留意速度偏差变化。要是换了和原厂规格不一样的轮胎(比如胎宽、扁平比变了),胎周长变了,仪表盘速度和真实车速的偏差会变大。比如原厂轮胎换了更宽的,仪表盘显示120时,真实车速可能到122,这时候再按表显120开,就可能超速。所以换胎后最好用导航测一次速度,心里有个数。
第三,低速路段别忽视“偏差”。不光高速,市区限速60的路段也得注意:仪表盘显示60,真实车速可能55-58,这时候不用刻意踩刹车降速;但要是仪表盘显示58,真实车速可能已经60了,再踩油门就可能超速被拍。尤其是在有固定测速、区间测速的路段,别觉得“表显没到限速就没事”,结合导航提示更稳妥。
其实仪表盘的“速度虚高”不是坏事,反而是保护我们的设计,但关键是别被它“误导”。记住:仪表盘显示120,真实车速大概率在108-118之间,跑高速优先看导航,换胎后留意偏差,这样既能避免超速违章,也能开得更安全。以后开车别再死盯着仪表盘指针了,结合导航、路况灵活调速,才是老司机的正确操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