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今年的汽车圈,不得不给大家上点干货了8月份,东风汽车集团一口气卖出了16.01万辆,同比直接飙升29.35%!朋友们,这可不是谁家后院土豆丰收了,这可是血淋淋的销量数据,比天气还要刺激。别急着鼓掌——数据虽好东风可还没彻底爬出泥坑。前三个月销量趴窝,全年总量到现在还没转正。究竟是“触底反弹”,还是真有实招?新能源车这块蛋糕又能吃多大?央企新势力、科技电动、猛士越野、合资乘用车……东风家底翻个底朝天,别说话,听我慢慢扒这盘麻将。
有的人说,东风这是绝地大反攻;另一些嘴快的网友却嘟囔“走一步看三步,这反弹不会‘回光返照’吧?”眼看新能源车、奕派、岚图这些自己的亲闺女长势喜人,关起门来自嗨没毛病。但东风日产、本田、神龙这些合资兄弟,简直成了拖后腿专业户。啥意思?这头新能源“牛奶”使劲挤,那头合资牌子“掉渣”掉得像上世纪老电风扇。这一大一小两股力量在东风账面打擂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八字还没合。这攻守态势,眼熟吧?要的就是对撞、要的就是反差。到底谁才是东风逆袭的主角?卖点儿关子——咱们接着往下看。
先说新能源——东风今年8个月卖了30.48万辆新能源车,占总销量的26.77%。好家伙,去年还“吭哧吭哧”爬,现在起码能小跑了。对比之下,上汽集团新能源渗透率32.44%,长安家那边更夸张,直接干到34.49%。东风新能源这“蛋炒饭”还缺点葱花啊。
再来瞅瞅“新势力”排头兵——奕派科技。定位主流科技电动,是东风自己鼓捣的“央企新势力”。刚整合了风神、纳米,搞大了一盘棋,8月份业绩不俗,直接干到2.86万辆,同比嗖嗖涨46.96%。累积增长,35.3%。要说起势速度,挺有点“早晨五点天亮,六点一片白”的意思。
岚图汽车更猛,直接拉到1.35万辆,同比狂增151.3%,连续8个月涨,7个月环比涨。啥水平?这相当于家里的老二突然一学期考进年级前十,还夺得进步奖。东风瞄准高端智慧电动,岚图被单独上市,8月底上市了全新知音车型,估计想趁热打铁再来个冲高。
猛士科技,2022年刚成立,豪华电动越野,8月直接来个803辆,同比激增499%。这数据吓得人直翻白眼。关键还和华为牵手出新车,算是央企版“科技狠活”示范田,只要带上“华为”两个字,流量+销量齐飞,猛士也有了出头之日。
可惜,合资乘用车这块蛋糕有点“霉”。东风日产8月份又爬起来了,5.45万辆,同比涨54.64%,但前8个月还是减少10.6%;东风本田涨势更慢,2.64万辆,前8个月减少27.6%。神龙汽车这角落里的兄弟,除4月外全线下滑。本来是集团主心骨,现在成了“托儿”。看起来新能源和自主品牌在拉集团上坡,合资反倒拼命往下拽,内耗不轻。
甭看8月份整个东风集团数据好实际上,前8个月累计销量同比还是下滑的。1月份的“深坑”至今还没填平。这就像东北大雪刚化,地底下的泥还冷着呢,咱这“翻身仗”打得多半还是自家圈资本市场的“定心丸”。大家都齐刷刷盯着东风自主品牌的冒头,可要知道去年新能源整体大盘就火了,今年不跟上趟,老牌车企更没活路。
再说合资阵营。日产、本田数据表面“止跌回升”,但前头赔进去的燃油车市场份额不是一年半载能捞回来的。再加上一屋两家,各自算盘打得叮当响,只能把东风搞出一种“此消彼长”的假繁荣格局。到底能不能“凤凰涅槃”,除了企业自己下苦功,还得消费市场给台阶下呀。
更尴尬的是,新能源二线品牌这场“内卷”赛里,东风还面临大鹏、比亚迪、长安等“友商”列车呼啸而过。新闻里拼数据,私下就拼渠道拼创新拼供应链,咱也替东风捏把汗。
到了8月底,一锤定音的大反转来了——东风集团扶持的岚图汽车要在港股单独上市!各位,看明白没?这不只是野心,是实打实地博弈。为啥集团这么赏识岚图?因为岚图是集团转型里的“高端担当”,更是给资本市场打鸡血。8月28日,全新岚图知音上市,科技配置拉满,抢眼的要命。放眼同行——这个定位,简直直杠蔚来、理想、小鹏三家。
猛士科技这边和华为绑腿,一发新车M817,销量直接翻好几倍。不是我说,汽车圈里,“华为”这两个字简直跟葵花宝典一样,谁用了谁起范儿。就这么一捣鼓,小众豪华越野都能卷出新花活。科技极端、配置拉满、场景智能化那一套操作,年轻人看了直叫好——“车不买都不好意思和朋友唠嗑。”
奕派也不是吃素的。和家电圈的“美的”和“格力”死磕如出一辙——科技电动普及路线,在燃油车价格和新能源创新间劈道开山,坚定搞自己的“科技中产”。
集团汽车头牌靠新能源逆袭,各自主品牌拼死突破,合资品牌拖着大盘后腿。整个东风,像极了中年人爬长白山,山顶风光再美,下头膝盖还疼。可没办法,只有新能源和高端电动能顶住压力,带领全队爬坡,才能逃离“低谷泥潭”。
镜头一转,看似东风有了多点开花的“新生”,实则这局牌还是暗藏凶险。新能源赛道一片红海,头部玩家比亚迪甩开膀子干,长安、上汽轮番丢大招,市场份额越来越被蚕食。东风起势了没错,可渗透率和同行一比,还是差口气;奕派、岚图能不能持续发力,消费者买不买账,还真说不准。
合资那批兄弟,市场信任危机越来越大。“油改电”那一套,来晚了,玩不溜。日产本田神龙从“吃香喝辣”到现在“靠新能源续命”,这变化比小品还拧巴。东风集团想一把拉动所有“散兵游勇”,可合资品牌能咬紧牙关抱团翻盘吗?还是被新势力赶超,成了“历史遗迹”?有人说合资迟早凉凉,这种悲观论也不是空穴来风。
再来看看技术和渠道。新能源车不是只拼销量,驱动技术、智能座舱、快充系统,家家都在“内卷”。光靠贴“华为”标签能火多久,靠谱吗?再看看线下渠道、售后服务、品牌溢价——这些都是巨大的软肋。全员“用命狂卷”,中场如果掉链子,就不是涨百分比能填补的坑。
内部问题更深。东风这些年组织架构屡次调整,骨干品牌整合未完,系统性创新还在路上。如果不上下齐心,新能源这点增量就是“表面繁荣”,一阵风过又归于平静。别光看今天热闹,明天的仗更难打!
说东风自家新能源涨得欢,到底是真正进步,还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下的虚火?相比同行渗透率,东风家还是“追赶模式”。你瞅那些合资大哥,一个个原地打转,“复苏”这词儿都快用成段子了。新能源三驾马车拖着合资板块逆流而上,这围困局面真能靠几个月销量扭转吗?说它“王者归来”,我还有点不信。真想夸东风一顿,嘴里刚“牛”字还没出口,想想合资那点战绩,怎么都蹦不出双手支持。
要真是“触底反弹”,那就请给市场和消费者整点看得见、摸得着的升级——别光玩数字游戏。东风这摊摊子,如今站在新能源风口浪尖,是要举起大旗冲锋,还是被卷翻成追随者,合资品牌靠边站?咱可得睁大了眼,等后半场真刀真枪。
合资品牌拖后腿,自主新能源拼命冲刺——你觉得东风集团这场“翻身仗”,新能源真能一口气把车企大盘带出泥潭吗?还是说,靠几款热销车就能走出困境,这算盘是不是打得有点太早?合资迟早“落伍”真是必然?还是留给传统品牌一个东山再起的奇迹?你怎么留言区随便开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