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激光”阿维塔12:这场“旧瓶装新酒”的诚意几何?
10月28日,当阿维塔12以“四激光版”的身份登场时,不少车迷的目光瞬间聚焦。
搭载华为的四激光雷达方案,辅助驾驶能力似乎又上了一个台阶。
然而,细究其价格策略——26.99万至42.99万的指导价,在享受1万元现金权益后,变成了25.99万至41.99万,与老款车型基本持平。
这究竟是一次诚意满满的升级,还是“换汤不换药”的常规操作?
笔者作为一名资深车评人,今天就带您拨开迷雾,深入剖析这款新车,看看它究竟有几分“真材实料”。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激光雷达的“进阶之路”
首先,让我们聚焦其最核心的亮点——“四激光”。
过去,阿维塔12装备的是三颗激光雷达,而新款直接在前风挡与机盖的交界处,以及车尾下方,各增设一颗,总量达到四颗。
这颗车尾的固态激光雷达,其价值几何?
笔者认为,这不仅是数字的叠加,更是感知维度的扩展。
它就像给车子装上了一双“后眼”,能更全面地洞察后方来车、行人以及潜在的障碍物。
在城市复杂路况下,这种“全方位”的洞察力,远比单纯增多数量更具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原先位于前机盖与前风挡玻璃结合处的HOLA屏幕,此次被取消。
这看似一个小小的改动,却透露出一种务实的态度。
笔者曾在实际体验中发现,该屏幕显示信息受角度和光线影响较大,实际交互价值并不突出。
移除它,无疑能让车头设计更显简洁,也将驾驶者的注意力更集中于前方的路况,这难道不是一种更高级的“用户体验”吗?
“形神兼备”:设计美学与细节打磨
在外观上,除了激光雷达的布局调整,阿维塔12依旧保留了其独特的设计语言。
标志性的前灯组,以及那极具辨识度的无后风挡设计,都构成了它在车流中的独特印记。
笔者认为,这种“不随波逐流”的设计,恰恰是其吸引力的一部分。
内饰方面,35.4英寸的超长条形显示屏,如同一幅横贯的画卷,将驾驶所需的核心信息——速度、导航、续航等,以一种沉浸式的方式呈现。
更重要的是,它允许用户个性化定制显示内容,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体现。
中央那块15.6英寸的鸿蒙智能座舱屏,更是将科技感与实用性完美融合,操作逻辑清晰流畅,笔者认为,这才是智能汽车应有的“交互范式”。
在细节打磨上,新款阿维塔12也颇费心思。
前排的“零重力座椅”经过重新设计,发泡材料与人体工程学的优化,旨在提供更出色的支撑与包裹感。
这并非简单的“坐得更舒服”,而是对驾乘者长时间出行需求的深度关怀。
笔者曾在长途驾驶中深切体会到座椅舒适度的重要性,一个好的座椅,能让旅途的疲惫感大幅减轻,这难道不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关怀吗?
车辆尺寸依旧是5020x1999x1460/1450mm,轴距3020mm,C级轿车的体量,保证了宽敞的内部空间。
笔者认为,对于追求空间舒适度的消费者而言,这一点是无需置疑的优势。
“双轨并行”的动力哲学:增程与纯电的取舍
动力方面,阿维塔12依旧坚守“双轨并行”的策略,提供增程与纯电两种选择。
增程版此次的升级,堪称“亮点”。
电池容量从39.05kWh跃升至52.01kWh,纯电续航里程(CLTC工况)更是飙升至356km。
笔者在此想强调的是,这356km的纯电续航,意味着什么?
对于大多数城市通勤而言,完全可以实现一周甚至更长时间的纯电行驶。
即便是长途旅行,也能显著减少对加油站的依赖。
增程器依旧为1.5T发动机,电机功率231kW,虽然受电池增重影响,百公里加速时间微降至6.8秒,但笔者认为,这点细微差距,在日常驾驶场景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纯电动力方面,车型依旧提供后驱与四驱两种选择。
四驱版的电机总功率402kW,百公里加速3.8秒,与老款保持一致。
94.53kWh的电池组,则带来了755km(后驱)和705km(四驱)的CLTC续航里程。
笔者认为,这样的续航表现,足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也为纯电出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智能大脑”的进化:华为ADS 4.0的实力几何?
辅助驾驶系统,无疑是阿维塔12的另一大看点。
除了四颗激光雷达,11颗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3颗毫米波雷达等硬件配置,构成了其强大的感知体系。
搭载华为乾崑ADS 4.0系统,理论上支持城区与高速的智能领航,以及多场景自动泊车。
然而,笔者在此必须指出,城区智能领航功能并非标配,需要额外付费选装。
这不禁让人思考,当消费者期待的是一套“全包”的智能驾驶体验时,这种“部分标配”的策略,是否会影响用户的整体感受?
“竞品风云”,谁主沉浮?
在同级别车型中,阿维塔12的竞品选择十分丰富。
以增程版为例,岚图追光PHEV(25.28万-27.78万)是其价格区间内的强劲对手。
尺寸上,追光PHEV(5088x1970x1515mm,轴距3000mm)与阿维塔12相当。
动力方面,追光PHEV的综合功率390kW,百公里加速5.9秒,虽然优于阿维塔12增程版,但在纯电续航(262km)上,与阿维塔12(356km)存在显著差距。
辅助驾驶方面,追光PHEV缺少激光雷达,感知能力自然不如阿维塔12。
纯电领域,小米SU7 Max(29.99万)是另一位强劲对手。
其495kW的电机总功率,2.78秒的百公里加速,以及800km的CLTC续航,都极具吸引力。
然而,笔者认为,在智能驾驶的实际表现上,华为的四激光方案,其成熟度和可靠性,依旧是阿维塔12的独特优势。
“精打细算”,如何选择?
面对琳琅满目的配置,究竟哪款最适合您?
笔者个人,强烈推荐增程版。
原因在于,其大幅提升的纯电续航里程,让日常使用几乎摆脱了对燃油的依赖。
同时,增程版比同配置纯电版便宜2万元的价格,更显其高性价比。
纯电版中,笔者不太倾向于后驱车型,其动力表现与增程版差距不大。
而四驱版本,凭借3.8秒的破百成绩,无疑能满足您对速度的极致追求。
配置方面,Max版与Ultra版的差价为2万元,但Ultra版在空气悬架、CDC动态悬架控制以及真皮方向盘等方面的提升,显著增强了驾乘体验。
对于追求极致舒适与操控的消费者而言,笔者认为这笔投资物超所值。
若您的预算更为充裕,纯电顶配的“皇家剧院版”,更是集科技、豪华于一身的典范。
它不仅在配置上“拉满”,在内饰用料上也极尽考究,充分彰显了高端品牌的定位。
“市场之辩”,销量能否破局?
此次阿维塔12的改款,尤其是在增程版电池容量的提升上,无疑是一次积极的信号。
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销量并非仅由产品力决定。
参考近期懂车帝的销量数据,特斯拉Model 3和小米SU7等车型,月销量已突破万台,而阿维塔12的销量则徘徊在一千台左右。
这反映出,在纯电市场,阿维塔12的竞争力仍有提升空间。
笔者认为,此次四激光版的推出,虽然增强了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实力,但纯电动力部分的增量有限,对销量的直接拉升作用或许不显著。
增程版虽然亮点突出,但并非市场主流。
因此,笔者预测,阿维塔12的销量,可能仍将维持在月销5000台左右的区间。
这片“红海”之中,每一款车型都需要经历市场的残酷检验,而阿维塔12,正站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