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2025年一季报,看一个数据就够了

作者:斑马君

编辑:斑马君

ROS高,说明车卖得不仅多,而且能赚钱。与部分靠资本撑现金流、靠规模补亏损窟窿的车企不同,吉利领先的ROS数据表明,这是一家在高烈度市场竞争中仍然具备“赚钱能力”的车企。

5月15日,吉利汽车(00175.HK)发布2025年一季度财报。当不少车企还在价格战泥潭中挣扎时,吉利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总营收725亿元,同比增长约25%;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大增264%。

更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汽车的销售回报率(ROS)从去年同期的2.7%上升到今年一季度的4.8%,达到中国最领先车企的盈利水平。

在消费复苏乏力、行业内卷加剧的当下,吉利究竟靠什么在行业血拼中杀出重围,实现盈利能力的跃升?

吉利汽车2025年一季报,看一个数据就够了-有驾

从规模扩张到质量优先的关键变革

4.8%的ROS 成绩,不仅仅是一季报中的一个数字,更为我们掀起了吉利汽车经营策略关键变革的一角。

销售回报率(ROS)是净利润与收入之间的直接关系,反映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创造利润的能力。与部分靠资本撑现金流、靠规模补亏损窟窿的车企不同,吉利领先的ROS数据表明,这是一家在高烈度市场竞争中仍然具备“赚钱能力”的车企。

透过财报可以看出,产品品牌的高端化和更高效的供应链是推高其ROS的重要变量。

在产品端,高端赛道的极氪智能科技达成历史同期最好财务表现。在香港会计准则下,一季度总营收219.6亿元,综合毛利率达18.8%,创历史新高,实现香港会计准则下盈利5.1亿元。而吉利银河一季度26万台、全年预计百万台的销售规模,更进一步加强了规模效应,增强新能源板块整体盈利性。

在供应链端,吉利汽车则展现出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与行政费用率均实现同比下降,有效增厚了利润。此外,极氪、领克品牌整合后,研发费用率也实现进一步下降。

规模化效应推动下,吉利持续降本增效,叠加产品结构的优化,一季度毛利总额达到114亿元,同比增长26%,整体毛利率达15.8%,较上年同期增长了0.2个百分点。

吉利汽车2025年一季报,看一个数据就够了-有驾

新能源赛道的差异化布局者

从发展策略上来讲,当多数车企在新能源领域陷入卷配置、卷价格时,吉利汽车则选择了一条更具技术纵深的路径。其销售回报率ROS的领先,本质上也是技术价值对价格战的胜利。

在新能源赛道,吉利最核心的高价值三电技术持续升级。4月吉利宣布整合旗下电池业务,将原有的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统一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实现吉利自研自产电池安全系统与电芯产品的“强强合体”。神盾金砖电池现有产品包含金砖电芯超级快充版(800V及以上电芯)、金砖电芯高能量密度版(400V电芯)、金砖电芯超级混动版(混动电芯)。

吉利汽车2025年一季报,看一个数据就够了-有驾

据悉,吉利将继续聚焦远超行业安全标准的短刀电池技术路线,在超级快充、高能量密度、超级混动等领域陆续推出行业一流的电芯产品。

另外,极氪科技全球首发V4极充兆瓦桩,单枪峰值功率1.3兆瓦,全球第一。极氪首个V4极充兆瓦站已落地杭州,成为当前行业单体功率最大的充电站。

值得一提的是,在技术路线上,吉利坚持多赛道并行。不同于单一押注纯电的车企,吉利构建了纯电、混动、换电、甲醇的多元化技术矩阵。今年四季度,吉利银河将面对C端用户推出第五代可醇、可电、可油的超醇电混产品,轿车和SUV双车齐发。

在消费理性回归的时代,消费者愿意为真正的技术进步和可感知的价值增量买单,而不是为行业内卷的无效竞争买单。这或许就是吉利一季报给行业的最大启示,汽车产业的竞争,从来不是价格战的狂欢,而是用户价值、技术价值的长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