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马后炮(三):真正的重头,行业下饭的技术革新

2025年上海车展已经开展数日,中国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但却是变化最复杂,竞争最激烈的市场,是全球最卷的市场;接下来,我们从产品角度转向技术角度,看推动中国市场变革的核心驱动,与用户相关的,是在不久之后,又会有怎样的全新用车体验

车展马后炮系列之三:技术变革下的消费升级

车展马后炮(三):真正的重头,行业下饭的技术革新-有驾

25年车展,从新能源野蛮生长的技术爆发的1.0时代,开始走向技术革新的2.0时代。

可以说,是在新能源路线上的技术突破,塑造了当前中国市场的全新竞争格局。中国品牌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比亚迪坐拥三电专利,稳坐车市头把交椅,在出口上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理想把握增程路线机遇,成功上位头部车企行列;赛力斯押宝华为,打造现象级产品;小米刷新纽北记录,为年轻人打造触手可及的高性能之车。

车展马后炮(三):真正的重头,行业下饭的技术革新-有驾

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竞争的动力,而这背后,是国内消费者对车本身进行了重新的定义,产品能否满足用户对新技术、新体验的需求,也决定着一个品牌,一个企业在市场的生存或退场。在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之后,技术革新的脚步并未停止,反而更加迅猛。

电池、电机、电控的技术升级迭代已经成为企业的基操,在此之外,智能化、数据驱动、软件与AI定义汽车,成为技术迭代的第二极。

芯片、算力、AI:

在车规级芯片领域迎来爆发。上海车展的中国芯展区,来自150余家汽车芯片联盟成员单位的1200余款国产汽车芯片在上海车展集中亮相,从控制类到传感器类,覆盖新能源智能汽车全场景。

车展马后炮(三):真正的重头,行业下饭的技术革新-有驾

随着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的升阶,车载芯片算力将成指数级增长,产品层面算力也将影响整车智能化水平和用户的智能化、安全化体验

在AI层面上,凭借AI技术的突破,不同企业提出多种智驾、座舱、大语言模型的技术路线与解决方案;AI将让车这一智能化移动终端更人格化,为工业产品打造高情商的服务与交互。

车展马后炮(三):真正的重头,行业下饭的技术革新-有驾

芯片、算力、AI的技术进步,不仅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底层支撑。

智能驾驶:

上海车展,释放出高阶智能驾驶本地化、商业化、规范化的强烈信号。目前,中国市场L2级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预计达65%。随着智能驾驶向L4过渡的进程加速,比亚迪“天神之眼”驾驶辅助系统、华为ADS3.0、小鹏XNGP沉浸式体验区等技术密集亮相。

更加值得关注的事,4月22日,搭载世界引擎+世界行为模型架构(WEWA架构)的乾崑智驾ADS 4正式发布,并且这一技术已率先应用于问界M9车型。当靳玉志宣言“全球智能驾驶的“中国时刻”已然到来“,含华量的含金量也会更重;当下,反向合资无疑是合资本地化竞争的重要战略,如奥迪A5L Sportback以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的燃油车身份登场。

车展马后炮(三):真正的重头,行业下饭的技术革新-有驾
车展马后炮(三):真正的重头,行业下饭的技术革新-有驾
车展马后炮(三):真正的重头,行业下饭的技术革新-有驾
车展马后炮(三):真正的重头,行业下饭的技术革新-有驾

随着软件、硬件、智能化、造车等行业实力的全面提升,中国汽车在技术上将迅速的完成新一轮的规模优势的构建,高阶智驾也将迅速普及,新定义、新技术、新体验也将全面颠覆用户车需求的本质,本已在上演的车企淘汰赛,在技术创新下仍在不断催化。

发动机:

如果说数字化、智能化上的技术突破为我们带来惊喜,那么,长城自研4.0T V8发动机,则让人更加兴奋。

车展马后炮(三):真正的重头,行业下饭的技术革新-有驾

它不仅填补了中国品牌在大排量动力领域的空白,更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汽车传统赛道的又一里程碑式突破。

车展马后炮(三):真正的重头,行业下饭的技术革新-有驾

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新能源,长城在传统赛道的技术突破无疑震撼了世界,它不仅是企业的技术突破,不只是小众用户的文化和图腾,它让中国汽车有更大的底气参与世界汽车工业的全面竞争。

总结,在中国汽车大变革的当下,技术仍是塑造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核心驱动。上海车展,将中国汽车行业的技术革新全盘呈现。技术将继续引领用户的消费习惯与购车需求,也将推动车企竞争与行业变革的加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