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炼方能成钢”,这份执拗,在如今这个喧嚣的时代,显得尤为珍稀。
说个事儿,前阵子跟发小碰头,他刚换了台新座驾,眉飞色舞地跟我细数那些炫目的科技玩意儿。我随口问了句:“这车驭感咋样?有没有什么幺蛾子?” 他咧嘴一笑:“小毛病肯定难免嘛,电子玩意儿,谁还没点bug?只要大方向没跑偏就行。” 听完这话,我心里不由得犯嘀咕,现如今的买家,对“瑕疵”的容忍度是不是有点过分高了?
别克GL8,这车大伙儿见怪不怪了吧,街头巷尾,比比皆是。前些天瞅见一篇报道,说别克为了推出新款GL8陆尚,测试里程硬是怼到了近650万公里,足足可以绕赤道跑160多圈,各种刁钻路况测试更是多达120余种。这数字,听着都让人不寒而栗。人家上汽通用汽车当家人发话了:“跬步至千里,才是咱们造车的金科玉律。”
这话讲得颇为实在。眼下不少车企,巴不得今天敲定方案,明儿个就摆上展台,各式噱头铺天盖地,配置恨不得堆成金字塔,可真要开起来,各种状况层出不穷。轻则异响、宕机,重则制动失效、安全气囊哑火。
说穿了,就是把普罗大众当成了“试金石”,新车上市之后,消费者自己去“趟雷”,出了问题再慢慢缝缝补补。这种套路,短期内或许能捞点油水,但从长远来看,无疑是自掘坟墓。
依稀记得早几年,某品牌电动车,上市没多久就爆出“自燃”闹剧,搞得人心惶惶。还有某品牌SUV,因为“断轴”事件,被消费者集体口诛笔伐。这些事故,不仅让企业名誉扫地,也让消费者对整个汽车圈产生了信任危机。
反观别克,GL8能在国内MPV市场稳坐钓鱼台这么些年,靠的不是天花乱坠的营销辞藻,而是货真价实的品质。2000年第一代GL8横空出世,到如今六代车型,累积了超过1200万用户。这份答卷,不是靠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踔厉奋发出来的。
或许有人会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迭代频率快,谁还愿意耗费那么多光阴去死磕测试?但我要说,汽车终究是关乎人身安危的交通工具,安全才是压舱石。速度再快,要是品质打了水漂,那就是拿性命当儿戏。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个词:匠人精神。他们对待产品,如同对待自己的掌上明珠,精雕细琢,力求臻善臻美。几十年如一日,心无旁骛地做好一件事。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借鉴。
当然,咱们也不能一味地推崇“慢”,效率也很重要。如何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提升效率,是每个企业都亟需思考的课题。
我们需要领悟,真正的“捷径”,不是偷梁换柱,不是瞒天过海,而是砥砺前行,精益求精。唯有把产品做到极致,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才能在白热化的市场角逐中屹立不倒。
消费者也理应更加理性,不要被那些金玉其外的宣传所蒙蔽,要多留心产品的质量和口碑。毕竟,买车不是买玩具,而是买一份安心和保障。
别克GL8的案例昭示我们,在追逐速度的年代,更要恪守品质。慢工出细活,方能行稳致远。这条“最长的那条路”,或许才是通往成功的真正坦途。我们翘首以盼看到更多企业能像别克一样,把品质置于首位,为消费者呈上更加安全、可靠的产品。这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担当,也是对自身品牌的负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