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代步歼20油耗太高,来一辆猛士M817还是可以的

传统燃油车时代,基于功能用途、车身结构、空间布局和设计定位等逻辑,将汽车分为轿车、SUV、越野车、MPV、皮卡几个大类。按照英文可能会更好理解,Sport Utility Vehicle运动型多用途汽车,Multi-Purpose Vehicle多用途汽车。

这样的传统分类在新能源时代正在变得模糊,比如理想i8作为纯电SUV在造型上很像MPV,从侧面看有奔驰R还有本田奥德赛的样子,蔚来ET9介于SUV和猎装之间,有SUV的底盘高度和立面迎风前脸,但又有保时捷帕拉梅拉猎装的屁股造型。

造型界限的模糊是一方面,功能使用上的变化则更大,硬派越野和城市SUV的界限就在模糊。

日常代步歼20油耗太高,来一辆猛士M817还是可以的-有驾

1、燃油越野车布局太拧巴

燃油车因为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原因,存在很多物理上的受限,比如纵置发动机和变速箱沿车头中心线纵向布置,因为是中心线布局重量分布更均匀,操控底子更好,机舱左右侧横向空间宽裕,预留足够的空间给悬架系统,可以上双叉臂,横置发动机和变速箱并排放置,占用发动机舱横向宽度很大,双叉臂上下叉臂需要横向展开,空间不够,只能拖鞋麦弗逊。

但也有特例,比如发动机小型化、缩短发动机横向空间、调整双叉臂的材料和几何角度、沃尔沃和本田讴歌就是这样处理。

麦弗逊是单手撑伞,双车臂就像两个手握伞,弯道支撑性更好、轮跳轨迹控制更精准,操控确实更好,但纵置发动机和变速箱侵入了过多驾驶舱,中控台区域横向宽度增加,挤压腿部空间,甚至油门和刹车位置得偏右,副驾驶区域脚步空间受限。如果是纵置后驱车型,后排地板凸起,堪比珠穆朗玛峰。

同等车长或者轴距的情况下,纵置发动机操控好但空间小,纵置发动机意味着更豪华,怎么看是不是纵置发动机?有一个数据叫L113,指的是前轮轮心到油门刹车踏板的位置,发动机排量越大,缸数越多,发动机越长,L113越长,从而塑造了豪华车型、超豪华车型很有辨识度的车身比例。

在城市SUV的基础上,硬派越野的受限更多,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大梁保证了车身结构强度、抗扭性更强,牺牲了车辆的重心和舒适度,城市驾驶,侧倾会明显,滤震效果不好。大梁也让车身增重不少,油耗自然也高不少。

整体桥悬架、分动箱、传动轴、机械差速锁布局都会影响到底盘结构布局,从发动机调教上看,同状况下硬派越野优先追求更大的扭矩而非马力,因为越野场景的核心诉求是低转高扭,更好得脱困和爬坡。这就导致硬派越野发动机在设计上的不同。

硬派越野车发动机普遍采用小缸径、长行程活塞结构。长行程活塞能通过更长的曲柄力臂放大扭矩,尤其在低转速区间(1500–3500rpm)即可爆发峰值扭矩,但受限于活塞往复惯性,高转速性能受限(通常红区<6000rpm)。长行程设计就像“大力士”,动作不快但发力猛,适合越野时的攀爬、拖拽,不用频繁拉高转速。

日常代步歼20油耗太高,来一辆猛士M817还是可以的-有驾

相对应的另一个极端是公路性能车则倾向大缸径、短行程,活塞运动惯性小,可轻松达到6000甚至7000rpm以上高转速,通过高转速实现大马力,但低转速扭矩较弱。大缸径短行程更像“短跑选手”,动作敏捷、转速飙升快,靠高转速实现强劲马力,适合公路上的极速和瞬间加速。

SUV第一个S是Sport运动,虽然不是公路性能车极致的大缸径、短行程,也会适当追求运动和速度,而不是追求小缸径、长行程大大扭矩脱困,城市公路高速驾驶并不是硬派越野的强项。

2、中国越野车玩明白了

从技术原理上硬派越野和城市SUV泾渭分明,硬派越野想要舒适得价钱,且不说路虎卫士、奔驰G、兰德酷路泽,牧马人、普拉多、三菱帕杰罗也是少数人的选择,想要三把锁、大梁就意味着舒适性很差。

从燃油车路子上出发,坦克300打破了越野贵族化,首先把价格打下来,平价就可以买到三把锁、大梁还能有不错的舒适性,更进一步坦克500,还有加入P2电机的Hi4-T,让硬派越野向电动化走了一步。

接下来是方程豹5通过更多的电机让电越野正式出现在大众视野,DMO混动越野平台,采用纵置1.5T高功率发动机与三电机的组合。其中,前桥配备P1和P3两台电机,P1主要用于发电,P3可绕开发动机独立驱动半轴,后桥配备P4电机。

很多露营博主都买了方程豹5,给出的理由很一致:智能、舒适、豪华,不追求强越野,轻户外更适合,大电池不仅省油外放电也让出去玩多了选择,领航辅助开长途上千公里很轻松。甚至有博主说和坦克300对比起来,感觉越野更强,走交叉轴不需要技巧完全靠大电机蛮力,硬干。

3、猛士M817和别人都不一样

猛士M817在这个路上更进一步。外观造型、内饰豪华程度、智能化、越野能力上都更进一步。

相比于老大哥917,在设计上M817选择了像城市SUV靠拢,没有那么夸张的线条,甚至半封闭式的中网有了新能源车的即视感,内敛、秀气了很多。相比于917六七十万的价格M817下探了非常多,前段时间,猛士M817公布了预售价格,Pro版预售价32.99万元,Max版预售价35.99万元。这个价格比方程豹5高,但是低于方程豹8,方程豹是在智驾上选择华为,猛士M817则是全栈华为合作。

日常代步歼20油耗太高,来一辆猛士M817还是可以的-有驾

猛士M817使用了全铝底盘,相比全钢底盘,重量上同比大幅降低、驾驶平顺性提升,在耐腐蚀上,可以做到终生不锈。铸铝的全框副车架和转向节,在上下摆臂和减震器下节叉则使用了更高规格的锻造铝合金,锻造铝合金,强度更高、韧性更好,可靠性更佳。

猛士M817底盘的另一大优势是后轮转向,双边20°后轮转向角度,可实现最小转弯半径5.2m,对于SUV来说能在窄路更好掉头转向,另外还有蟹行模式,前后四个车轮向同一方向最大转动10°,斜向移动。

动力方面是混动系统采用2挡纵置11模PHEV架构,1挡大速比放大轮端扭矩,瞬时释放爆发力,2档提升燃油经济性,降低NVH。这就解决了文章前述讲到的硬派越野追求大扭矩小缸径、长行程活塞结构导致高速行驶不理想的情况。

系统最大功率505千瓦,峰值扭矩848牛米,轮边扭矩可以做到11000牛米,整体动力表现相当于6.0T发动机。5.0T V8版本的路虎卫士最大功率286千瓦,最大扭矩625牛米。宾利添越搭载的是6.0T W12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447千瓦,最大扭矩900牛米。发动机还有100千瓦持续发电能力,高速保电能力达到153公里/小时。

在今年的粤港澳车展东风猛士展台,笔者研究M817底盘结构的时候,遇到了猛士CEO曹东杰,他对于这台车非常有信心,他认为老魏关于越野车要慢、电车电机慢不下来不适合越野的说法属于老派的思维,时代变了,电机技术的发展可以应对极端越野工况。

比如猛士M817首次采用了双电机断开独立驱动技术,当前后任一电机突发故障,另一台电机仍能无缝接管,维持动力输出。

在硬核越野上,没有传统的机械差速锁,猛士M817搭载的猛士智能E锁,智能扭矩管理实现轴间、轮间动力分配。前后车轮打滑时,差速锁可瞬间锁止,将扭矩力100%传递至有附着力的一侧,确保爬坡、岩石攀爬等场景下的持续牵引力。1秒内完成四轮转速同步,大幅减少动力延迟,快速释放最大抓地力。

当轮边打滑,通过软件控制实现轮边限滑,将驱动力转移到未打滑轮处,三个轮胎打滑,任一车轮有抓地力,车辆仍可脱困。

日常代步歼20油耗太高,来一辆猛士M817还是可以的-有驾

华为的加入,不止是显性能看到的华为乾崑智驾ADS4和鸿蒙座舱乾崑车云及乾崑车控,曹东杰举了个例子,过去车上的电子元器件零部件供应商很多,有的延时是300毫秒,有的延时是100毫秒,最终集成之后,按照延时最高的标准来设置。但是有华为电子电气架构的加入,延时全部统一,延时还更少。此所谓全栈华为。过去是快速路限80,辅路限50,胡同里20,现在是全部变成高速120。

舒适性上空气悬架具备上下150mm调节范围,向上105mm,向下45mm,越野的时增加底盘高度,城市通行降低,方便上下车,CDC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在不同路段调整悬架不同软硬程度,越野足够硬,城市足够软。

配置上城市SUV有的舒适,这台车都有,全车内饰91.2%都采用软包包覆,包覆面积达32㎡,冰箱制冷范围-6℃~20℃而且是独立制冷压缩机,有最大6kW放电功率,丹拿18个高性能扬声器单元,每个都是独立的功放通道,NAPPA真皮座椅前排双加热、双通风、8点按摩。

提到猛士,不得不说一下悍马,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让悍马出尽了风头,基本是好莱坞电影的常客,代表了美军的现代机械化,沙漠军刀行动中,高机动性穿插,摧毁了伊拉克的麦地那装甲师,声名大噪。悍马取代了美国过去的M151吉普车,更适应现代战争。民用版的悍马H1 H2一度是有钱人的象征,红极一时代表美式力量,有路虎卫士奔驰大G提供不了的气场。虽然有军工技术下方的噱头,但高油耗低实用性也被诟病不少。

日常代步歼20油耗太高,来一辆猛士M817还是可以的-有驾

2002年,东风承接研发任务,先是逆向研究再实现技术创新,2006年第一代猛士定型,第二代猛士2015年研制完成,第三代猛士2019年定型,信息化集成度更高,是模块化战术平台。

猛士的民用版917是开始,树立了一个标杆,M817定价更亲民、越野舒适都具备,在粤港澳车展猛士也展出了大量的改装件,绞盘、拓展、行李架等等,真的可以给用户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自己动手改出一辆自己的“军车”,搭载不了机枪、火炮,我可以搭载无人机、卫星通讯、无线电、绞盘、灯光系统、行军帐篷。

日常代步歼20油耗太高,来一辆猛士M817还是可以的-有驾

日常代步歼35、歼20油耗太高,来一辆M817还是可以的。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滴汽车立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