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迪赢麻了!半年卖出879万辆,小电驴能否续写神话?

如果要给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市场找一个最意想不到的爆点,“小电驴”绝对榜上有名。

短短半年,雅迪卖出 879万辆电动两轮车,平均每天近5万辆。

营收超过191亿元,净利润更是16.49亿元,同比飙升近六成。

要知道,2024年全年它的利润才12亿元出头。

雅迪赢麻了!半年卖出879万辆,小电驴能否续写神话?-有驾

数据惊人,场面喧闹,经销商门店天天断货,消费者扎堆抢购,这简直就是一场全民狂欢。

但另一面呢?

9月1日,新国标落地,“以旧换新”补贴退潮,淡季临近。

狂欢退场的锣声,已经敲得很响。

有人说,过去半年更像是一场最后的盛宴,下半年厂商才要真正接受考卷。

于是问题来了:雅迪真的是赢麻了,还是赢在了“窗口期”?

01

2024年,雅迪经历过至暗时刻。

那一年,南京发生的电动自行车起火事故,让整个行业瞬间进入信任危机。

消费者心慌,监管加码,市场需求断崖式下滑。

为了清库存,雅迪大幅降价,结果销量没守住,利润反而被反噬。

营收282亿元,同比下滑近两成,净利润只有12.7亿元,暴跌超过五成。

净利润之王的宝座被爱玛取代。

然而进入2025年,情况急转直下。

雅迪赢麻了!半年卖出879万辆,小电驴能否续写神话?-有驾

政策层面启动了大规模以旧换新,叠加新国标即将实施的倒计时,市场突然沸腾起来。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雅迪凭借4万家门店的渠道网络,率先吃到红利。

半年卖出879万辆,销量比第二名爱玛多了270多万辆,是九号的六倍。

营收与利润双双大涨,一口气拿回了老大哥的面子。

在不少经销商眼里,这半年就是卖疯了。

北京某门店老板回忆:“以前一周能出几十辆就算不错了,今年夏天,一天就能卖四五十辆,热门款还老是缺货。”

雅迪赢麻了!半年卖出879万辆,小电驴能否续写神话?-有驾

这就是逆袭的力量,跌落过谷底,才显得反弹更猛烈。

要理解上半年“爆卖”的逻辑,离不开两股政策力量。

第一股力量是“以旧换新”。

电动车被纳入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单车补贴普遍在500元上下,部分城市甚至能给到1000元。

对于均价3000元左右的产品,这种补贴意味着直接降价一到两成。

对比家电、汽车的补贴力度,电动车是最容易看得见的实惠,这一政策极大释放了消费者的换购需求。

雅迪赢麻了!半年卖出879万辆,小电驴能否续写神话?-有驾

第二股力量是新国标倒计时。

2025年9月1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落地。

新规要求限速25公里/小时,增加防篡改设计,严格阻燃标准。

换句话说,消费者未来买到的电动车更安全,但也更贵、更慢。

这让大量需求提前释放,很多人选择在旧国标车型退出前赶紧入手。

双重刺激的结果,就是短期需求的集中爆发。

雅迪赢麻了!半年卖出879万辆,小电驴能否续写神话?-有驾

厂商销量暴涨,经销商清库存,消费者扎堆购车。

上半年电动车市场看似迎来二次繁荣,但实质上,这是政策堆出来的繁荣,而不是市场自发的长期逻辑。

02

电动车是典型的民生消费品,消费者的心理极具代表性。

在2000~5000元这个区间,价格往往是最直接的购买动因,补贴政策让不少人觉得现在不买就是亏。

电动车不像汽车需要长时间决策,更多是随手一算账就下单。

而且,新国标明确规定最高时速25公里/小时,这一条引发了广泛争论。

很多人认为,这样的速度难以满足日常通勤需求,于是,趁着旧车还能买,消费者宁愿提前购置。
换购的热闹,并不是因为需求突然增加,而是因为需求被集中提前释放。

雅迪赢麻了!半年卖出879万辆,小电驴能否续写神话?-有驾

这意味着,下半年甚至明年,需求会相应减少,行业面临的,是被掏空后的需求真空。

这些心理,正好解释了为何上半年市场能出现如此火爆的场面,也预示了短期热潮难以持续。

如果说消费心理解释了“买”,那么产业逻辑解释了“卖”。
过去,电动车厂商拼的是谁更便宜,结果是销量上去了,利润却被摊薄。

如今头部企业逐渐意识到,仅靠低价无法支撑长期发展,必须向中高端转型。

上半年行业平均单车利润提升,就是这种转变的直接体现。

新国标强制提升安全标准,意味着行业门槛上移。

雅迪赢麻了!半年卖出879万辆,小电驴能否续写神话?-有驾

阻燃材料、电池安全设计、智能防盗、GPS定位……这些正在从卖点变成标配。

产品从能骑就行,转向要安全、要智能。

线下渠道依旧是电动车销售的基本盘,但线上流量正在加速渗透。

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厂商的新战场。

这三大逻辑的转变,让行业走到了新的分岔口。

03

狂欢之后,危机随之而来。

补贴一旦减少,消费者将重新计算性价比,很多本来提前换车的人,下半年自然不会再买,行业销量很可能出现下滑。

新国标严格限制材料和设计,直接推高了生产成本。

多位业内人士预计,新国标车型价格将普遍上涨500~600元,对于以价格敏感为主的消费群体,这是一道难题。

新玩家正在用智能化打破旧格局。

雅迪赢麻了!半年卖出879万辆,小电驴能否续写神话?-有驾

智能防滑、坡道辅助、骑行数据分析,这些功能让电动车不再只是代步工具,而是轻型智能交通。

传统厂商如果跟不上,可能被迫边缘化。

中国厂商早已瞄准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但本地化难度大,竞争激烈。

谁能真正站稳,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这些危机,注定让下半年变得更加复杂。

站在2025年的节点,电动车行业已经进入“下半场”。
新增市场有限,换购成为主力。竞争的焦点,不再是谁的销量更猛,而是谁能留住用户、提高复购。服务、品牌力将成为核心指标。

趋势二:智能化突围。

两轮电动车的智能化路径,正在复制智能手机的发展轨迹。谁能提供更好的人机交互、更智能的骑行体验,谁就能赢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趋势三:全球化赛道。

中国市场趋于饱和,东南亚、拉美成为新蓝海,但这不是出海那么简单,而是深度本地化。产能布局、供应链落地、渠道运营,缺一不可。

雅迪赢麻了!半年卖出879万辆,小电驴能否续写神话?-有驾

这些趋势,决定了行业未来几年的走向。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动车行业上演了一场“狂飙”,但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补贴退潮后,消费者是否愿意为更贵的新车买单?新国标下,行业如何平衡安全与价格?智能化赛道上,谁能真正做出差异化?全球化大潮里,中国厂商能否延续优势?

这些问题,才是真正决定未来的考题。

半年879万辆的狂欢,终究只是序曲。

真正的角力,才刚刚开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热问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