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增程买大不买小,插混买小不买大?内行人一句话说清了
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都被搞糊涂了,明明都是混动车,为啥还要分大小?买车的时候到底该选增程还是插混?这里面其实大有学问。
说白了,增程式混动和插电混动虽然都是混动技术,但它们的工作原理完全不同。增程式混动汽车最大的特点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它的发动机都不能直接驱动车轮行驶,只能通过电机驱动汽车行驶。相比之下,插电混动车型更像是传统燃油车的升级版,既可以用油也可以用电。
这种技术差异直接导致了两种车型在不同尺寸车型上的表现差异巨大。你想想看,一辆小车装个大电池,成本控制就成了问题;而一辆大车如果不能充分发挥智能化优势,那消费者为什么要买单?
增程式混动为什么偏爱大车
说到增程式混动,理想汽车绝对是代表。从最初的理想ONE到现在的理想L系列,无一例外都是大尺寸车型。这可不是偶然的。
增程式混动车型相当于在"纯电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台发动机,发动机的主要工作是给车辆充电。这种设计天然就适合大车,因为大车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更大的电池组,同时消费者对大车的智能化配置要求也更高。
你看现在的增程式大车,基本都配备了大屏幕、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舒适座椅等配置。这些东西对于电驱动系统来说都是加分项,因为电机的响应速度更快,控制更精准,能够很好地配合各种智能化功能。
而且,增程式混动,简单来说,是一种配有车载供电功能的纯电动车辆。这种特性让它在大车上能够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特别是在城市驾驶时,几乎就是一辆纯电动车。
但是如果把增程式混动放到小车上,问题就来了。小车消费者更关心的是价格和实用性,而增程式混动为了保证续航里程,电池容量不能太小,这就推高了成本。同时,小车的智能化配置相对简单,增程式混动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能强行压缩成本?问题是,电池容量一旦缩减,续航里程就会受影响,这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如果为了控制成本而在其他地方偷工减料,那车辆品质又会受到影响。
插电混动为什么适合小车
比亚迪是插电混动领域的老大,从秦DM到现在的秦L,都是小型车市场的明星产品。为什么插电混动在小车市场如此成功?
插电式混动汽车则相当于在燃油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电驱系统,电驱系统既可以单独驱动车辆起步,又可以辅助发动机同时给汽车输出动力。这种设计让插电混动在小车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首先是成本控制。插电混动不需要像增程式那样配备大容量电池,车身尺寸越小,电池成本就越低,最终售价也就越容易控制。你看比亚迪秦L,起售价只要9.9万,油耗还能控制在2.9升,这对传统燃油车来说简直是降维打击。
其次是使用灵活性。插混车型在起步、低速时由电机单独驱动车辆行驶,急加速或匀速行驶时电机和发动机同时驱动车辆,跑高速时则完全由发动机进行驱动。这种"可油可电"的特性让小车用户有了更多选择,既可以当电车开,也可以当油车用,完全不用担心充电问题。
更重要的是,插混车型能够通过并联让发动机和电机共同驱动车辆,获得更强的扭矩表现;特别是在高速巡航时,恰好就处于发动机的高效区间,插混车型能够通过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辆,无中间能量损耗,效率高。
这就是为什么插电混动在小车市场表现出色的原因。对于小车消费者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实用性和经济性,而不是各种花里胡哨的配置。插电混动恰好满足了这些需求。
技术路线决定市场定位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同样是混动,表现差异会这么大。其实这和两种技术的设计初衷有关。
欧阳明高院士在2023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专家媒体交流会所说:"插电混动的运行模式比较多,选择性更强,对工况适应性更好,油耗降低的能力当然更好。但同时对技术水平的要求更高,进入的门槛当然也更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插电混动其实是更成熟的技术路线。它能够在不同工况下选择最优的驱动模式,无论是城市还是高速,都能有不错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比亚迪能够在小车市场站稳脚跟的原因。
而增程式混动则更像是一种妥协方案。增程混动在高速工况下,因为没有并联和直驱,只能维持在串联工况,发动机在高负载状态下不能直接驱动车辆,只能烧油发电再给到电机进行驱动,能量经过二次转化,损耗大,效率低。
但是,增程式混动也有自己的优势。它的系统相对简单,增程式混动车型的内部采用的是串联结构,车辆不光工作模式单一,而且内部构造也相对简单,所以增程式混动车型的维修成本一般会更低廉。
这种技术特点让增程式混动更适合大车市场。大车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更注重驾驶体验和智能化配置,而增程式混动的电驱动特性恰好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市场表现证明了一切
从市场表现来看,这个规律已经很明显了。理想汽车专注于增程式大车,月销量稳定在4万辆左右;比亚迪深耕插电混动小车市场,销量更是遥遥领先。
奇瑞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例子。之前奇瑞一直想在插电混动领域分一杯羹,但是策略有问题。它高估了插电混动在体验层面的竞争力,盲目学习增程式混动的高配置路线,结果价格比竞品高出2万元左右,市场表现自然不佳。
不过现在奇瑞已经调整策略了,一方面对小型插电混动车型大幅降价,直接和比亚迪打价格战;另一方面推出增程式大车,走高端路线。这样的策略调整是明智的。
比亚迪为什么不把插电混动技术用在大车上?其实不是技术不行,而是市场定位不同。比亚迪的高端品牌仰望、方程豹,要么用增程式,要么用纯电,很少用插电混动。这说明比亚迪很清楚不同技术路线的适用场景。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选择其实很简单:如果你要买大车,追求驾驶体验和智能化配置,那增程式是更好的选择;如果你要买小车,更关心经济性和实用性,那插电混动肯定是首选。
2024年全球混动车型增速超过纯电车型,PHEV&;REEV车型销量首超HEV车型,这说明混动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在这种趋势下,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就显得更加重要。
说到底,技术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是要用在合适的地方。增程式混动和插电混动各有优势,选择哪个主要看你的具体需求。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市场逐渐成熟,这两种技术路线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而不是被各种营销话术所迷惑。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全部评论 (0)